幾年前我曾經在國外看過醫生,運動傷害,
親眼看見並聽見外國病人在對護士和醫生咆嘯,「他說來這醫院付那麼多錢只為了拿這幾顆藥」。後來,他們公關部們就很緊張出來緩頰,幫他轉介另一個醫生,之後我也不知道後續發展。感想: 看到他們外國病人似乎很敢要求,他們覺得醫生和病人是站在同一個位置的。(當然不是全部醫院都這樣啦,或許只是剛好被我看到)

結果他給我看 X-RAY,他只說「骨折」石膏包一個月就好了,國外醫生看病真的超快的,醫生石膏包一包跟你講完藥怎麼吃之後,他覺得講夠清楚了,醫生就閃人了。其他留給護士或住院師去講解,而且國外看病真的非常的貴,還好我有保險。感想:國外的小骨折,醫生他們都不愛開刀,好像比較比較強調自然愈合。(我也不知道講法對不對)

後來回國之後我選擇積極治療(開刀),去看台灣健保還是公立醫院咧,個人覺得還不錯呀,醫生還畫圖給我看咧,像朋友一樣聊天,主動提醒手術前的那些事與術後事項。

題外話:不知道這裡有骨科醫師的嗎 ?記得以前的老師(腦神經外科的),他講到脊椎這個項目
有神經外科的和骨科這兩個學派,到底脊椎是屬於那一科專門呀?
另外還有開痔瘡,只能開一次嗎?
敗家怪醫 wrote: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病人理應得到
...(部分節約版面刪除)
主治醫師應該提供給你有關你的診斷、治療以及預期結果的資料
- 關於你的整個治療計畫,包含有關於治療程序的解說
- 有關於風險、好處、以及其他替代治療的資訊
以下恕刪......


可惜在台灣敝院也曾推行過這制度,
結果是主治醫師累(門診病人都看不完了還要寫住院治療計畫書),
住院醫師累(解釋時病人指著上面的併發症一欄在護理站吼....為什麼開刀會有可能死亡?別家醫院都不會),
護士也累(多一堆要病人簽名的文件,還要逐一確認有沒有簽),
問題是,許多病人根本不想看也不想聽,直接就簽了還叫你不要多嘴趕快治療就對了,
看來實在應該也附一張病人公約啊~


scotthsiao wrote:
國內 ? 從來沒聽過 !!
發文的人都是親身體驗過不妥當的醫療行為的。
不管是不是特例,不論有沒有統計上的指標性,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
以下恕刪......


沒聽過不代表沒有,謝謝!

不過的確就像你說的,"發文的人都是親身體驗過不妥當的醫療行為的。"
就像我們解釋開完刀併發症機率也許是3%,
但只要發生了,對發生的病人而言就是100%......
真的遇到,的確很難平復。像醫X會的發起人也是自己遇到醫療糾紛後才成立這仇醫基金會......


asp.net wrote:
題外話:不知道這裡有骨科醫師的嗎 ?記得以前的老師(腦神經外科的),他講到脊椎這個項目
有神經外科的和骨科這兩個學派,到底脊椎是屬於那一科專門呀?
另外還有開痔瘡,只能開一次嗎?

其實骨科跟神經外科都可以開,只是各有各的方法,各自有自己的重點。
所以曾看過有些骨科醫師跟神經外科醫師在比較誰比較會開脊椎,
說實話這是因為目前這些都還是自費項目,才會有人搶著開,
等哪天這也被健保納入後(希望不要),這就變成接手指一樣大家要排班比較倒楣的去接。

至於痔瘡不一定只能開一次,因為他不是盲腸,你開過他還是有可能再復發。
safiro wrote:
可惜在台灣敝院也曾推...(恕刪)


醫改會?
醫師被健保和醫院壓榨時有說過半句話嗎?
整天拿醫師薪資作文章
講話真的很酸

dearjohn wrote:
你當然可以批評, 但...(恕刪)

第一點 我的批評沒有公信力 我知道 我只是給建議而已
你不接受 我也不會拿槍要你接受 不必處處叫人少說話
我也不是喜歡發言那些我不懂的專業
我所探討的是邏輯性的內容

第二點 我說過醫生為了開業不用讀七年 就可以辦的到
其它的都不是我說的
很多時後我自己找資料就行了沒錯呀
不過我沒有說開刀要自己開 而且我也說過找自己信任的醫生

第三點 一本電腦手冊我也可以寫五公分厚 so what ??
要怎麼去了解才是重點


第四點 如果你對上網這麼有偏見 那去圖書館找書行不行
資料來源有這麼critical 嗎?

第五點 我只是給建議而已 我也並沒有說你們是錯的
不過專業未必就是真理
事實上還有太多外在因素在

菜頭是什麼 能吃嗎?
scotthsiao wrote:
真的需要"社交能力"嗎 ?
病人只要一點關懷和好一些些的語氣,有那麼困難嗎 ?


不瞞您說, 還蠻困難的
尤其在某些大醫院裡
這是某一天發生的事

病人1:
一進來就自稱是XXX的XXX, 任職於XXX, 又是XXX的會長
跟他解釋好要做完xxx, xxx, xxx的檢查以後才可以確定治療方式
另外需要用藥oo天以後才能開始主要的治療
結果他就暴跳如雷
大罵醫生護士沒良心, 這麼嚴重的病為什麼不能馬上開始治療
放他在那裡等檢查結果簡直就是在等死
然後醫生就得花上10+分鐘跟他解釋清楚

病人2:
平安無事, 看了3分鐘, 約下次回診時間
病人落了一句: 我就不要緊嗎, 別人看了10分鐘, 你一下就把我打發走. 然後就悻悻然的走了


病人3:
還沒坐下來, PHS就響了,
"XXX嗎, XXX是你的病人喔"
"他現在ooo了, 請你馬上來看一下"
...好在這個病人脾氣很好, 雖然等了10分鐘, 還是平安結束

病人4:
治療失敗...
"醫生, 我沒救了....#$&#&^%#"
(太太, 我也完蛋了, 後面的病人大概已經等到爆炸了...)
又得要花上20分鐘安慰她, 還有解釋後續的步驟...15分鐘

病人5:
"醫生, 我這麼做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阿, 我們家隔壁的說喔, 會$##%^#^, 叫我不要做了"
...五分鐘的解釋...
"醫生, 可是聽說這種治療副作用很多耶...會腸阻塞...##%^$&$&..."
...另外五分鐘...(當然有副作用阿, 可是你不做會死耶, 然後死前一定還是會腸阻塞. 也好, 人死了就保證不會有副作用)

這個早上除了這些人以外, 在剩下的130分鐘內, 這個小牌還得要應付另外26個病人
其中總有些人要抱怨一下為什麼住院住不到, 副作用不舒服,
為什麼明明醫院的掛號系統給他11:00的時間他得要等到12:15才看的到等等等....
其中還要對付不聽話的讀卡機還有醫改會還是什麼機構要求的詳實病歷記載
結果當然是時間不夠用, 12點的診總得超時一個小時才能吃午飯

下午
有五個病人的治療procedure要做, 四點半還要參加聯合討論會.
然後勒, 還有明天的事要事先預備...

還有一些不是當天要完成但是有急迫性的:
下週三要專題討論, 當主講人
博士班開課
昇等的論文還沒生出來, 連題目都不知道在哪裡...
不定期的疾病登記補件以及查核
賤保局又送來覆核案了...
每個月至少有一兩個週末(不是禮拜六阿, 醫生要上班的)
得要去開學術研討會, 要不然到時候執業執照又不過了

並不是再辯護說醫生有什麼可以生氣的理由
只是希望大家能互相了解
醫生看到病人的苦處, 能再進一步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說真的

很多病人真的很痛苦

而病人也能了解醫生的處境
該提醒的講一下, 該記得的記在心理
真的和這個醫生八字不合, 你是有權力可以換人的

And
我承認, 真的有一些沒良心的or知識跟不上時代的醫生
不過這樣指責來指責去
就好像現在的政治圈, 只會越來愈慘...
這應該不是大家樂見的吧...
daKKK wrote:
第一點 我的批評沒...(恕刪)

這篇文章 詳細的從頭看到後面....

想到之前也有個交往對象 是位 外科實習女醫師....(長的很漂亮很漂亮唷!!)

想表達的是....
說真的要當上醫師真的很不容易。
努力的時間不只七年....
所以小弟在跟任何一位醫師說話前,我都會尊稱一聲 醫師。
就連要追求的對象,我也是很尊重她的職業。


好醫師值得尊敬,不好的醫師也不需要唾棄。

醫術醫德不好的醫師,自然會臭名遠播,患者會敬而遠之。

漸漸的被社會淘汰。


http://www.dcview.com.tw/gallery/showmsg.asp?place=&msgid=259893&posit= 拍這甚麼鳥
小弟有遇過好醫生,壞醫生也遇過不少,醫病關係會搞的不佳其實醫生也要負蠻大的責任。

說說我的經驗:
小弟生平第一次動個小手術,就被弄的要死不活的,此後有朋友要動手術,我都會建議先請人關
說比較不會出問題。

臀部下方有個類似青春痘的腫塊,皮膚下層一點的地方,到中部某大教學醫院看診,甲醫生看一
看摸一摸就說,脂肪瘤沒什麼,開刀弄掉就好,小手術30分鐘就好,當天來當天走,大概一星期就差不多了。

很快就安排開刀時間,來開刀時並非我當天看診的醫師,那位替我開刀的乙醫師一邊開刀還可以
一邊與護士談天說笑,開完刀醫師就走了。護士跟我說家裡有沒有碘酒呀,要每天換紗布抹碘酒...
大致交代一下我就回家了,因為我相當相信醫院的處置。

但回家傷口疼痛卻與日遽增,不斷滲出帶點血水。
母親不放心,請認識的醫院口腔外科主任幫我看了看傷口,說這傷口不行,我幫你換藥
你要快回醫院處理。

當天看診的是丙醫師,看完傷口,在嘴裡喃喃自語,但我卻聽得很清楚『怎開成這樣』。之後
醫師便說,要馬上再動一次手術,後來母親請那位主任幫我打了通電話交代了一下,朋友的小孩
麻煩多多注意。
這次幫我開刀的變成丁醫師跟戊醫師,開刀過程感覺相當仔細並未多言,處理完後醫師稍微交代一下,護士說完注意事項我又回家了。

但傷口仍一樣未有好轉,過了幾天又趕緊掛急診後急診醫師檢視完傷口轉門診,這次外科是己醫師看診,看了看說傷口感染,母親大人就火大了,都開兩次為什麼還這樣,你們上個醫生也說沒開好阿,己醫師馬上打電話給丙醫師,丙醫師說沒有沒有我沒說,這不是我開的,你要問甲醫師....後來這位醫師說,不然這樣好了我開抗生素給你吃吃看,如果有發燒要趕快回來掛急診。(這就是大醫院給我的醫療

在該醫院算一算,總共有7位醫師看過我的屁屁,多加上那位幫忙許多的主任已經累積達8位,真是VIP級的醫療服務阿,可以組一支龐大的醫療團隊了,若繼續在那看我想連組隊踢足球應該都沒問題了,決定轉院。

同樣是醫院卻給我不同的感受,仔細幫我審視傷口,並幫我採樣化驗看到底是哪種細菌感染,並擔心傷口太深通到直腸,還幫我請直腸外科醫師檢視是否正常,之後先開抗生素給我吃,幫我打抗生素控制傷口,並定期回診讓醫師親自幫我處置傷口,大至又花了一個半月才好的差不多。

處理期間,醫院打來道歉願意不收費幫我們處理到痊癒,但我還敢回去給他看嗎?

如果真要等壞醫師自然淘汰,不知道會多出多少像我這樣的病人。
我也來抒發一下個人感覺

台灣健保的好 只有在失去之後才知道
國外醫療費用有多高昂 那種心痛的感覺只有親身付過帳單才知道

沒錯目前台灣健保的制度讓一個醫生在門診時能夠花在個別病人的時間相當短
各位醫生大大都已經說明得很清楚了

醫生的確是相當辛苦的
但是
看到現在
許多病人的抱怨 挫折或是失望
是醫生面對現實健保制度上面的限制所因應的態度

這句話我實在是寫得很糟
嘗試用另一個說法來說

醫生的職責之一是給病人希望
除非是誤診所造成的醫療疏失
NO HARM應該是最起碼的要求

醫生大大 您們見病人是為了吃飯(原諒我這樣說 但是除非您義診 誰看病不領薪水呢? )
許多病人見您們卻是為了活命啊!
Prelude wrote:
我也來抒發一下個人感...(恕刪)


我也讚成你的最後一句話 當一個人溺水 你告訴他 抓一根稻草沒用
但溺水的人還是會抓 既使是一根稻草

病人為了活命 就是這種心裡 所以病人會有一些不合邏輯的行為
當然醫生很辛苦 我們沒有權利要求醫生有義務要處處面對著不合理的病人

不過身為一個醫生 你技術成熟了 經驗豐富了 接下來你要如何讓自己更進一步?
我只能說 這是一個方向
菜頭是什麼 能吃嗎?
前面實在太多字了,所以我只看了發文大大的那篇…講講我的親身經歷吧~~

我想…在台灣看病真的很便宜,但是真的要慎選醫生,有好的醫生,但是更多向錢看的醫生…

我的牙齒曾做過根管治療,結果第一個醫生根本沒把神經抽乾淨,就直接封死了,結果不到一週,牙就開始痛了…
之後換到大醫院,找認識的醫師,才發現這個問題…還拿我的牙齒X光片給我看,神經末瑞都還在,根本沒抽掉…

再說我的一個當醫師的堂哥,他是小兒科醫師,很有醫德,所以給小朋友的藥都儘量不給抗生素(聽說吃多了以後生重病,抗生素就沒用了)
結果他的藥都要吃一個星期以上才會好…漸漸的,沒病人上門了…

所以…醫師要慎選,好醫師是存在的,只是少數…
[IMG]http://farm1.static.flickr.com/231/477152747_786cf0408a_t.jpg[/IM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