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Unicorn wrote:
收入少的,少交點稅,甚至政府還給你額外補助,讓你可以提升生活品質,
收入多的,多交點稅,讓政府用來改善建設,間接提升整個社會的品質,
...(恕刪)
讓開~讓專業的來!
級距設計是為了要讓有錢人繳多一點稅。
但是事實與觀念相反。
國家設計了很多稅法,讓有錢人的收入先扣除大量的免稅額,然後才算級距。
例如「畜生條例」,我沒打錯是故意不選字,是促進產業升級條例。
至於級距設計扣除額
假設你的收入剛好是A級,所以要繳A級距的稅率(假設是10%)。
假設你的收入剛好是B級,所以要繳B級距的稅率(假設是15%)。
如果你的收入剛好只差一塊錢,就可以進階到B級。所以要繳10%的稅,
這個大家都不會有意見。
如果你的收入剛好只比B級多一塊錢,所以要繳15%的稅,
這是事情就鬧大了。
只因為多收入一點點的錢,要繳多佔5%收入的稅,別說有錢人了,連我都想放火燒國稅局。
所以要有級距設計扣除額的觀念。
你有沒有注意到。
收入200萬到400萬都是繳同一個稅率。
收入400萬到一百億也都是繳同一個稅率喔。
介於0與1的中間,是沒有標準的,端看當時心情來決定
(1)級距設計有他的道理在~
讓繳稅制度比較公平~
(2)另外所得越多,繳稅越多~
只是減少貧富差距的方法之一~
我心中有海綿寶寶 wrote:
讓開~讓專業的來!
級距設計是為了要讓有錢人繳多一點稅。
但是事實與觀念相反。
國家設計了很多稅法,讓有錢人的收入先扣除大量的免稅額,然後才算級距。
例如「畜生條例」,我沒打錯是故意不選字,是促進產業升級條例。
至於級距設計扣除額
假設你的收入剛好是A級,所以要繳A級距的稅率(假設是10%)。
假設你的收入剛好是B級,所以要繳B級距的稅率(假設是15%)。
如果你的收入剛好只差一塊錢,就可以進階到B級。所以要繳10%的稅,
這個大家都不會有意見。
如果你的收入剛好只比B級多一塊錢,所以要繳15%的稅,
這是事情就鬧大了。
只因為多收入一點點的錢,要繳多佔5%收入的稅,別說有錢人了,連我都想放火燒國稅局。
所以要有級距設計扣除額的觀念。
你有沒有注意到。
收入200萬到400萬都是繳同一個稅率。
收入400萬到一百億也都是繳同一個稅率喔。
新進化論:適者不一定生存,不適者絕對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