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威力上的問題,當年日本捱的兩發核彈, 都是剛研發出來的作品,威力跟現在的核彈差別很大,在殺傷力跟幅射的殘留上應該也有差異,也許當初有留下不少有幅射的殘骸,數量上也不會這麼多, 範圍也會有限制,如果換成現在的核彈, 隨便一顆威力都是當年的幾百倍,嚴重性也差更大了.另外一種說法是當年日本被丟的是液態汽油彈,是威力接近核彈的傳統炸彈, 但是無法解釋為什麼有這麼多幅射.
以下是節錄自Yahoo知識+到的一些解釋....大家看看,是真是假我不是專業的無法判斷: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62505832「至於輻射污染的問題:為什麼這兩個地方還繼續那麼多人居住?答案很簡單:因為那種「核爆過後該地區至少數百年寸草不生」的觀念本來就是錯的!核輻射殘留主要有兩種 ( 參考這裡 ):a) 原子彈內含的、以及核熔合所產生放射性物質,在爆炸後會釋放出來。但廣島及長崎的那兩顆原子彈,都是在高空中爆炸的。放射性污染物大都立即隨爆炸的高溫氣體昇至大氣上層,而飄散於全世界了,所以殘留於土壤裡的輻射塵很低。b) 原爆時的中子束可使被照射的物質帶有放射性。但這種放射性衰變的非常快,幾乎有80%放射性會在第一天內釋出,一週後已剩下不到10%。事實上那兩次原爆的「殘留輻射」( 不是爆炸當時的直接輻射 ) 據估計還遠不到致死劑量。也就是說,若在爆炸過後,立即把你放到災區生活,接受輻射傷害,你也不太可能因為輻射而死的。該篇文章只說對了一點:這兩個地方今天的放射性殘留量,幾乎已與背景值無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