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AMACAHO wrote:
我就稍微祝賀他
我說:恭喜你找到不錯的工作.我是認真的.因為現在工作難找.
他也說:其實除了平常加班比較累 公司各部門人員都很好相處 主管也很好 薪水有點少 24K
我說:新進人員工資少是正常的 我們也才剛畢業沒多久 要學習的本來就很多 慢慢往上爬就是了
他說:爬什麼...不就是個行政助理工作.是能爬去哪裡.
他又說:上禮拜五主管跟各部門開會 然後開會開到一半就一直交代我禮拜六的事情 我覺得很煩
禮拜六我又不上班 跟我講幹嘛......主管頭殼燒了.
我驚訝的說:那你就更應該準備一下不是嗎? 新進人員 如果可以多爭取表現 這樣不是很好嗎?
你禮拜六去幫個忙不就好了.說不定上頭會對你很激賞
他又說:我禮拜六去 薪水又不會比較多 .我去公司做白工喔 那是主管的事情 她自己會理.
搞不好, 你的同學只是想在這家公司等養老, 他自己都不關心自己的前途,
我想, 您也不需要為她煩心
LINAMACAHO wrote:
台灣人就是陷入這種窘境.
員工多努力 好像也不會有比較多的薪資 反正領的都一樣
而老闆呢.能省多少人力成本算多少.
不過我覺得這樣真的很不好 因為企業不會進步 而且只會退步.
公司上頭的人 完全不會去想"多給薪資"的結果.
在我眼中 怎麼樣才會增加效率?
給予獎勵也許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相對當然也需要員工的熱情配合.
年輕人應該在工作中追求什麼(by 蒙格)
1. 別兜售自己不會購買的東西
2. 別為你不尊重不欽佩的人工作
3. 只和你喜歡的人共事
都覺得老闆的管理無方, 只會壓榨, 不想辦法閃, 還在等什麼
或許有人會說, 現在台灣整個大環境都是這樣, 換工作不容易
不過, 沒去試怎麼會知道
至於, 怎麼增加效率, 您只站在您的立場來看
沒錯, 獎勵一定是最直接, 看起來效果也是最大的
那麼回到, 要怎麼核定獎勵的標準呢?
是工作時間長? 還是其他什麼指標?
有的人, 屬於苦力型的. Work Hard; but not Work Smart
每天看起來很辛苦的工作, 可是, 對組織的價值卻低
對於這樣的員工, 當然不能抹滅其苦勞, 可是, 如果同一部門有另一個產值比較高的
誰能獲得比較好的獎賞, 一下就可分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