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i wrote:布袋戲沒看字幕或是不...(恕刪) 布袋戲的"台語"其實是很傳統的河洛語所以會有很多河洛古音或文言的用法我們日常生活講的是台語融合了很多華語跟日語的詞彙所以講出來的跟布袋戲有很大的差異而且現在台灣通行的台語已經算是混合腔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聽星馬一帶的人講閩南語或是大陸福建一帶的人講閩南語會覺得口音跟我們差很多 或是聽不懂的原因
上面那篇並沒有要挑起什麼,只是敘述家裡的現狀,引起誤會請多多包涵以台語常用詞彙的查埔郎與查某郎大家都知是男人與女人用漢字借音是查埔郎與查某郎但行成文章,用查埔郎查某郎總是不夠文雅不少台語溜的朋友都覺得很親切,卻上不了台面再來 查埔=男,查某=女,也是台語有趣的現象曾這樣考過一台語很溜的朋友查埔(請用台語發音,3Q)等於中文的什麼,他回答說男人阿,笨喔我再問查某(請用台語發音,3Q)等於中文的什麼,他回答說女人阿,白痴喔呵呵阿我又問:那...查埔人與查某人呢?是等於男人人與女人人嗎?還是男人郎與女人郎嗎?朋友傻掉回答我說:對喔~怪了! 想那麼多幹嘛~可見台語的文字系統還有很長的路可走,加油~
全球我看現在只剩台灣還有用注音符號學中文有時感覺注音符號拿來表達台語發音似乎比羅馬拼音更來的好也貼切只是一些意識型態的問題,放棄手邊現有的發音系統,卻發明出一堆幾乎所有人都看不懂的鬼東西.真是奇妙...
Keh Piah真的很怪很像是[擠牆]XDDDD我覺得如果是[隔壁]改Geh Biah搞不好還比較順一點咧在上面感覺應該是G發音開頭在上面感覺應該是K發音開頭就算是羅馬拼音Ka跟Ga還是有差不是?所以我看不懂台語教科書啊ˊˋ
along wrote:上面那篇並沒有要挑起...(恕刪) 不對哦...其實你朋友的回答一開始就出現問題了真正答案是 查埔=男 查某=女 (注意,不是男人跟女人...)所以再加個"人"也不會有翻譯上的問題更何況這種寫法其實只是約定俗成的寫法其實要更精準一點應該是要寫成查甫儂(男人) 查某儂(女人)粵語幾乎百分之百用漢字來書寫 而且通行無礙那閩南語跟客語當然也可以
以我的認知我們現在說的台語=閩南語電視節目說的請收看"閩南語"連續劇沒有頻道說請收看"台語"連續劇台語就是一種簡稱如果大家看的是一些資深的閩南語演員(文英\脫線\陳松勇等等)他們說的語氣 語調都很順耳而且會有一些俗語是我們不會懂的反觀 現在的閩南語連續劇一些國語演員(陳昭榮\葉全真)說閩南語反爾有一種怪怪的腔調聽的都覺得很不順布袋戲是傳統劇若專心聽也是可以不看字幕的但也因為我們在台灣因為不同族群講出不同的腔調出來所以會有同一種東西卻有不同的發音的怪現場語言其實是重在溝通上但要大家都懂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若能習得共同的溝通語言何必再去分那的話另外樓主的問題就是再於現在小學生學的台語是誰編教材的用來學台語的音跟大家用的拼音是否一樣就是重點光英語拼音就分好幾種若要再學台語的拼音但又是不同的學習系統那只能說學生可憐家長更可憐(因為跟她的認知更不同)
dio1566 wrote:以我的認知我們現在說...(恕刪) 嗯嗯 台灣面臨的問題是學習"母語"(包含客語 台語 原住民語)的教材 使用的系統跟學習華語(國語)的系統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一種是羅馬拼音 一種是注音符號台灣人大多是受注音符號教育長大的能接受羅馬拼音的實在不多看的懂的更少!!EX: 之前看新聞報導模特兒香月明美(Akemi) 記者竟然一直唸成(Akimi)實在是令人無言... 短短幾分鐘的新聞,就一直聽記者講(Akimi)川島茉樹代(Makiyo)剛出道的時候, 當時就常聽到記者唸成(Makyo)差很多耶.....
MissX wrote:Keh Piah真的...(恕刪) 用K,P沒有錯.這是清音濁音的問題.這也是通用拼音被批評的原因之一.你知道為什麼台北英文是Taipei而不是Taibei嗎?因為北京話沒有B, D, G.
制式化的母語教學,教出來的絕對不是母語,這一點教育部的那些大頭們始終搞不懂。我很慶幸自己早生幾年,只是可憐了那些在學的孩子們還有,閩南語=/=台語,廣義來說,舉凡客家話和原住民的族語都算是「台語」,所以原po說的「隔壁」應該算是閩南語吧。
其實小的要表達的是,不管查埔人還是查甫儂,都是借音啦一點都不重要約定俗成,怎麼借都沒關係啦,既然沒有主體得靠借,看得懂就好在文章中一堆借音又筆劃超多的字,在純正中文系統下恐被排擠,寫論文或報告時大家看敢不敢就知像我哥女兒的書本裡面,台語用好多古字來借音,已經失去那些字的常用意思好像學台語非得要有較多腦容量去記,失去競爭力,筆劃太多也不利推廣我都覺得很瞎了,長輩一定學更慢現在的注音雖可用,但查埔人轉成注音就很長了,而且還得含1234聲斷錯地方就成了其他意思了,非常不適用於台語行成文章與其借音是注定,漢字又很好用,無法從台語文移除那最好的方法就另造一套發音文字+漢字囉,而且還得考慮常用的的文章格式類似日韓那樣至於羅馬拼音+漢字的系統來讓台語落實成為文章很容易陷入什麼B P K G,南音北音差異的迷思與口水想想隨便一個作家的隨便一篇文章都有一堆各地發音的迷惑,那還能出書賣出去賺錢嗎?大家學注音的第一個音[啵]時,應該沒人在爭議什麼 b p 的吧,老師唸跟著唸就對啦發音在其次,中文的一篇文章十人去讀出來,恐怕都有十種發音所以能落實於文章,又有主體性就好,發音成為爭議實在是口水...永遠炒不完[啵]是注音的第一個字,因為01系統規定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