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菜蟲?真的有~!


奧斯本0204 wrote:
7-11的御便當,我永遠看不到青菜

因為青菜無法微波吧
賣相會很差(爛爛的,黃黃的)

不過,還是有那種綠色的 "水煮花椰菜" 
那才叫噁心........



奧斯本0204 wrote:
看!那好噁心的雞肉喔

那不是便當裡唯一好吃的嗎


奧斯本 大大 怎麼那麼多便當?


菜蟲,當然有嚕,只是臉上不會寫說他叫菜蟲,也很少現身在菜園當中。
或許,給個好聽點的名字,當地人都稱他們為『老闆』。

就我在宜蘭山上的接觸經驗,
的確中盤獲利手段就是賤買貴賣,從中獲得利潤。
在宜蘭大同當地的高麗菜來說,
產地颱風季的收穫價一件(60斤)大概在180-240元之間,颱風時候大家買到多少錢....這個中間暴利可想而知。
最早該地的承銷是透過農會產銷班,
但這些『老闆』們在短短6-7年間很快地打敗的產銷制度,3-4位老闆就像是軍閥割據搬地掌握了這片菜園。
畢竟說真的農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與精神來掌握這些價格,浮動價格的風險,對他們來說太過於深澳與沈重。
可以獲得穩定的價格(收入),對當時的他們來說是最理想的選擇。
只是沒想到,十年前一件180元高麗菜,十年後還是這個價錢。
價格不好的時候,這些老闆怎麼『降低』他們的風險呢--就是不去收菜,當然只要不賣,他就可以節省大量成本。沒通路、沒資金自行採收的菜農只好摸摸鼻子明年再來。
對於菜農來說,沒收菜,等於這三個月完全沒收入,還沒算已經投入的耗才成本;而對於大盤來說,只是換項物品操作而已。
然而,明年還要不要賣給這個老闆???
這個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你只有這個老闆能賣。
曾經有部落的朋友試著想自己開去賣,只不過車子還沒開出部落,馬上被攔下來,叫他回頭。

菜蟲到底是不是蟲?
或許菜賤傷農時候大家感覺不出來他們的存在,只有在菜價飆漲時候才會知道好像有這樣一個東西。
但是這些人,就隨著蔬菜的生長,無論價格如何,緊緊地附著在這些菜農身上,直到他們不再種菜為止。


每次想到種菜的事情,腦海中都會浮現談到種菜時,他們好無奈的表情,心情就會好難過好難過

假司比 wrote:
菜蟲到底是不是蟲?
或許菜賤傷農時候大家感覺不出來他們的存在,只有在菜價飆漲時候才會知道好像有這樣一個東西。
但是這些人,就隨著蔬菜的生長,無論價格如何,緊緊地附著在這些菜農身上,直到他們不再種菜為止。


看了很生氣也很心酸
政府都在幹麻.....
還以農立國勒,政治人物有哪個真正去了解這些
剛看到某新聞台
裡頭有人CALL-IN說
什麼菜蟲或者哄抬物價的商人都是某政黨的
還有那些檢調警察都是某政黨的
所以為了愛台灣,一定要將這些人通通抓出來換掉

聽完後不但無言,也真好個民粹.....
2. SS-Pz.Div. "Das Reich" Pz.Kampf.Gruppe z.b.V.
假司比 說的真是真的
再補充一下, 如果你不照這些盤商的收購價賣會如何?

等到要收成時, 就會發現要車沒車、要工人沒工人, 就算車跟工人搞定了, 也沒人要收
不但沒盤商收, 就算跳過盤商直接到中盤或零售, 還是不可能
因為這些地方也都有所謂的地盤, 外面的菜不可能進到裡頭去賣
就算壓低價格賣也沒人敢收, 收了被上面的盤商知道了, 以後就連菜都批不到了

到了非收不可時, 發現這種慘狀怎麼辦? 這時盤商又出現了, 但是是以低到不可思議的價格收購
收了幾乎賺不到錢, 不收又只能眼睜睜看著菜爛掉
來年學乖了只好早早就照盤商的"定價"賣給盤商, 不然能怎麼辦?
假司比 wrote:
菜蟲,當然有嚕,只是...(恕刪)


彰化芳苑的紅蘿蔔就是一例啦..

新聞也有報過..

就只有檢調不知道

lucaschen2944 wrote:
是有公家單位 如農會/合作社之類的沒錯,但是這些都是聽上面的命令,而不是主動依市場現況來處理的

農會不是公家機關喲!
這就是問題所在。
我是最近這幾年才了解原來農會不是政府機構,而是合作社的性質。
地方頭人號召幾大股人馬,就成立一個合作社。然後推舉理事,聘請總幹事等等。
所以農會不是農委會的直屬機構。我覺得這才是問題所在。
假如農政單位能夠落實到鄉下,不要靠農會,而是地方政府來做,才會對農民有益。 (因為農會的利益在於理事身上,不一定會在全體農民身上,就像工會,不是所有的工人都加入工會,而工會也是追求工會所屬人員的利益,而不是全體工人的利益,所以才有台塑工會、鐵路工會、郵局公會等等工會,而不是由勞工局統一處理。)
好吃,所以好胖!

Lutz wrote:
再補充一下, 如果你不照這些盤商的收購價賣會如何?


沒看到這些,都以為農產品都像超市裡那樣
台灣真的是黑道治國了,那些人跟黑道流氓有什麼兩樣.....
欺負同鄉,魚肉鄉民
講少點 看多點 wrote:
沒看到這些,都以為農...(恕刪)


確實是如此,因為產銷制度已經被嚴重的扭曲了。
現在的農委會以及農會多是為了選舉所佈置的樁腳,
對於農業不了解,對於農民的困境不了解,
對於產銷不了解,納稅人的血汗錢都供養這些不怎麼適用的官員。
啊...再說會被刪文了~
(其實我是永遠的反對黨,誰上台幹的不好我就反對誰~)

貨不能暢其流,自然供需失調,
所謂菜賤傷農,菜貴傷民。
這中間的平衡就是政府官員應該做的事。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
講少點 看多點 wrote:
不過,比較一下製造業,不正是這樣嘛?
最後的零售商,要承擔滯銷與耗損,所以需要比較高的利潤,
中小盤,要承擔配送運輸與倉儲成本,還有資金壓力,所以也必須要維持利潤
大盤更是要承擔其下的所有風險,當然也要利潤
..(恕刪)


不好意思
以上你所講的用在一般工業製品的製造業是合理說得通的
但是用在農漁畜牧業就會產生很大的問題

以農業來說
樓上其實有網友提到了....就是菜要收成不能久放
蔬果葉菜幾乎都不太經得起保存
農民自己無法長期囤積蔬果與大盤商對抗

所以其實一般小農民對上大盤商是沒有甚麼議價能力可言的

敢不用便宜價格賣大盤商?
試試看
蔬果放幾個月就爛了,農民根本沒辦法自己保存
讓農民幾個月沒收入
大盤商沒這幾樣菜賣不會餓死
農民可撐不住,保證很快就跪地求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