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捷運就是個兩全其美的方案,不會塞車,成本比地下化低,又可以看風景

但就有人要嫌什麼天際線變醜,可是看到人家日本的高架電車,又會說好美了

明明所有的房子也都是人工建造物,就要說什麼高架道路影響「天際線」,把高架視為天際線的一部分不就好了,至於居民抗議噪音,就當作近距離享受捷運便利的代價,有得有失也算公平
高雄生活就是慢.所以不需要快速
輕軌簡直是廢物產品.騎腳踏車多比他快
好不容易將鐵路地下化.來個廢物又裝鐵軌
那當初幹嗎鐵路地下化.利益水真深
樂觀樂觀 wrote:
那為何台中BRT會失敗呢(恕刪)


BRT 並不是失敗,它是政治因素造成的,身為學習過交通工程的我,其實當初是很期待能看看BRT的表現的。
BRT的最後一哩路是行控中心的建置完成,因為BRT有號誌優先權,所以原來規劃是BRT行經路口時,號誌會切換成綠燈,所以BRT不用等紅綠燈,行控中心會為BRT班車開綠燈。

可惜~行控中心來不及完成,BRT就被鬥掉了。

至於跟一般汽機車搶道路寬度的問題,大眾運輸本來就是這樣,公車專用道也是跟一般汽機車搶道路寬度啊!
用意就是希望大家能捨棄私人運具改搭大眾運輸,大眾運輸的成本是固定的,越多人使用,越容易有盈餘,客運公司就越能有錢投入營運。

大眾運輸設置成本最低的是公共汽車,最高的是軌道運輸,設得起,後續也要能養得起,君不見全台灣的捷運系統,連台北市的捷運,票箱收入也都是虧本的,只有少數一兩條線的票箱收入能有盈餘,都是靠聯開在賺錢在撐,養不起就是拿納稅人的錢去填坑。 BRT的設置成本算是僅高於公車的,又有B型路權。像淡海輕軌,A、B、C型路權都有,車速跟營運效率就拉不起來。

說BRT是實驗性質試辦性質也可以,畢竟是台灣第一條,真的可惜了。
rayms6 wrote:
台中BRT會失敗是必然的。
那個老胡只是那張嘴最強而已
什麼事都幹不好



我很好奇一件事是..

胡自強在我年輕時感覺他的(電視)形象蠻不錯的

但我很多台中朋友對他的評價卻多有微詞..

所以我常講..別說他國事務不予置喙

就連他市..我們沒住在哪裡..也不是很能理解他這縣市人們的感受

啊不過輕軌..

真的把大順路弄得蠻擠的

我是不大懂高雄交通局為什麼不在這一段路線規劃出一個比較適合汽機車共存的駕駛規則

每次開車回家就覺得好像快被機車撞

騎車回家又深怕被汽車壓

最後只好選擇坐輕軌回家??

這難道是他們要的...


但是八點過後班距是30分鐘??見鬼了

誰要等??當然搭公車囉...
imhung wrote:
你確定不會打到林佳龍嗎?

早就一棒子打死了,海水龍沒有廢BRT,就算輸也不會輸得那麼難看,甚至可能不會輸
PT hong wrote:
但我很多台中朋友對他的評價卻多有微詞..
要看看你的朋友族群為何~

胡志強就愛做些"畫蛇添足"的事

把台中好好的一個"風化"都市,變成"風景文化"都市

你一個高官,可以取漂亮的演員老婆

就要斷掉廣大勞動階級的"性福"!?
樂觀樂觀 wrote:
那為何台中BRT會失敗呢

台中BRT哪有失敗?

那個廢掉BRT的後來不就證明了

他跟BRT比,才是真正該被廢的 
會讓交通比較亂
輕軌回扣比較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