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ong wrote:現在的媒體也似乎理性了一些, 不會隨便就被利用....(恕刪) 這也難說喔 ...有些不肖媒體會與雙方談判"$誠意$", 討價還價後再決定報導方向 ~不過樓主這個案例是非對錯太明顯, 沒啥操作空間 ...所以媒體沒有興趣報導是很正常的 ~~
看到大家討論這麼熱烈..忍不住挖了一些在01經典舊文章出來給大家看看...只能說台灣有這些人是消費者意識抬頭的最大助力(誤)... 不是嗎??兒子在新竹郵局內跌倒.....血流一堆我的車在泰順街松青超市被砸了!緝兇專用,不喜勿入帶小朋友到玩具反斗城,請自求多福應該還有更多還沒跟到樓..
等等....這一篇也是有進入司法程序?還是什麼程序?如果開版的願意更新,我簽到繼續看下去我誠心的建議,不管是好是壞,懇請開版的能夠po上來讓大家更了解法、理、情三者的關係。題外話︰到底是法理情還是情理法?也許,牽涉到我自己時就是情理法,不涉及自己時就是法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