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的角度討論台灣人反抗

值得一推的好帖...

希望這一帖別沉淪變政治口水文...

我個人的看法...臺灣(或說華人)的根本問題是出在不夠務實的民族性

要說頭腦跟行動力應該都是不輸人的...

就是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

很容易被一些奇奇怪怪的因素牽著鼻子走

尤其是諸如人情或義氣之類的理由

(在生活職場各方面常會有人際關係凌駕物理定律的怪事發生)

再加上華人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特性

才會造成萬般不如人的窩囊現況...

異鄉苦工 wrote:
人總會去緬懷美好的時光
話說不能讓人民肚子太餓也不能太飽
太餓的話就會官逼民反 全都豁出去了
太飽的話又會淫慾橫流 風氣敗壞
最好就是半飽
讓人民每天忙著賺錢吃飯 累到回家只想休息
這樣就沒有時間搞怪了


正解也
howieshang wrote:
其實,我的家族在前清時代,就是書香門第,曾祖父是秀才,曾任台南府師爺;祖父是東京帝大畢業,當然,228時,祖父也曾消失過一段時間,他在當校長下班路上經過憲兵隊大門,就被「請」進去,後來經過祖母的努力,散盡家財,並於省議會前,在省長走出大門時,「配合」演出喊冤記,才得以重審,過三年後返家,但是之後,我的祖父原是一個健談的長輩,就從此默默寡言,不斷中風,幾年後,在我兩歲時仙逝。

我的上一代一直在反省台灣的命運,祖父還是一個在日治時代末期,少數能夠看到未來,而先到中國去學北京話的人(當時台灣是日本的領土,在台灣的漢人,多少對中國,視為母國);而我父親那一代的人,從日治時代看到國民黨來台,這一串變化,加上家中鉅變,所以才會有這個對台灣人歷史的自我反省。

至於那個對台灣人DNA的看法,是我伯父所言。




感謝您詳盡的說明

希望能靠我們這些後人拼湊與猜想

摸索出過去的拼圖,面對未來.....
<block quote>M1A2 SEP V2 wrote:
本討論串只討論到日據...(恕刪)

怎麼可以忽略泉漳械鬥?
重大械鬥事件發生地點與年份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89%E6%BC%B3%E6%A2%B0%E9%AC%A5#.E9.87.8D.E5.A4.A7.E6.A2.B0.E9.AC.A5.E4.BA.8B.E4.BB.B6.E7.99.BC.E7.94.9F.E5.9C.B0.E9.BB.9E.E8.88.87.E5.B9.B4.E4.BB.BD
<block quote>M1A2 SEP V2 wrote:
台灣人雖然有反骨的歷史,但我認為那些血統與DNA都被殺光殆盡,活下來的應該都是順民.(恕刪)




活下來的順民後代皆分布於01, PPT用滑鼠械鬥
"你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你啊!醜八怪!"這句話不知道是誰說的 好貼切
有好好人不當,執意想當,此種想法,真是很難理解。

上面那是有感而發。

我覺得,台灣人太在意眼前吧。

眼前安全就安全,管他轉彎之後怎麼樣。

眼前這個好賺就做這個,管他是不是一窩瘋。

眼前有利可圖就先放棄別人,反正我高興就好。

之類的吧,

所以才會有點小利(?)或安定的現況(?)就放棄抵抗吧。
howieshang wrote:
因此,台灣人的..............容易屈服,寧願放棄權利,只要能活下去,就好。


敢離鄉背景,跨過黑水溝,求一口飯的人應該不是這樣的吧?



lnd1214 wrote:
我覺得,台灣人太在意眼前吧。

眼前安全就安全,管他轉彎之後怎麼樣。



您說的沒錯,小弟比較關心的是

《在意眼前》的這種心態怎麼來

是否是環境外在壓迫

導致家庭教育與心態上的改變



小弟也認為(猜想)跨黑水溝來的民眾心態應該不是畏縮的


voyeur wrote:
非洲是人種的原鄉所以...(恕刪)

這可能也有問題 據說印度出土40萬年前人類化石 包括黑矮人


其實還好啦 朱一貴死前還自稱孤家 罵施琅說 我反清復明哪來造反 汝為大清工作 才是造反

Nuke worker wrote:
敢離鄉背景,跨過黑水...(恕刪)


這個論點很好,那大哥您認為,能夠下定決心跨過黑水溝,是怎樣的想法?與留在中國大陸繼續生存下去的人,他們的想法又有什麼不同?

之前的發言內容是我的長輩說的,也許對、也許不對,可以讓大家有個反思,不一定是正確的喔。
關於跨過黑水溝是怎樣的想法,因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觀點
根本原因就是有無勇氣面對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