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的話聽聽就好背後牽涉官商之間那麼多利益糾葛說些危言聳聽的話來騙取支持一點都不奇怪至於核電廠喜歡的人不多但是為了減低溫式氣體排放似乎是不得不作的選擇EX:中國每年因為排放二氧化硫造成至少5000億人民幣損失加上每年電力需求成長15%,所以最後也是被迫蓋核電廠而且一蓋就是8座
講白了還不是錢的問題!沒人想讓這東西蓋在家旁邊!而且這東西也只能蓋在有水的地方吧!歡迎蓋?那一定又是敲大筆的錢說啥安全健康補助之類!這就是台灣人!利益~官是人選的!但官也是人站出來給大家選!都一樣的!政治停擺後果就是所有東西慢慢跟著停下來...不過這幾天看到報紙美國政府要補助他們哪啥州(忘了)讓他們用風力發電!還打算在很久後佔他們的15%!15%!!!超多~
反核團算過把台電舊的火力發電機組換成新的增加的發電量就等於核四的發電量。台灣海峽兩岸是全世界最好的風場之一,風力發電絕對可行。德國日照都不及台灣,太陽能發電目前卡在成本,但台灣的本錢覺對優於德國。美國的民營電力公司假設發電量是100單位,如果用戶的用電量是101單位,電力公司就需要再建一座50或100單位的電廠,前面有一段時間該電廠只用了一單位的電,其餘的發電量都是閒置,也就是虧錢,一直虧到用戶的用電量到170才開始打平或賺錢,所以美國的電力公司都是請用戶節約用電,不讓客戶的用電超過100單位,台電用的是政府的錢,所以沒這樣的問題,每次要建什麼就喜歡用停電來嚇人,因為不挖路沒得A,不蓋個什麼也沒得A,台電董事長換了,負責驗收的人沒換,負責採購的人沒換,負責規劃的人沒換,基本上還是那一群人,送上去的報告也不會不同。(以上數值為簡易的假設值)除了增加發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也是一種方法,台電的大電網在送電的過程中浪費掉了很多電,環保能源常可以作小區域的供電,例如供給一個社區使用,這樣就可以減少送電過程中的浪費,1999年7月台南還是嘉義山上的電塔倒褟造成北部大斷電,這個就是南電北送所造成的問題。我個人是覺得應該推動太陽能板的發電,因為台灣的用電量和太陽能的發電量成正比,太陽越大用電量越高。另外生質祡油也是可以力推的項目,不過要注意和糧食生產排斥的問題。簡單的講一下,因為題目還是太大,幾年來我看過有關環保能源的文章就已經不下上千篇,真的要講清楚可能打到手斷掉。
htw wrote:台電的話真的是聽聽就...(恕刪) 我也不想筆戰,只是我不曉得您老大是從哪一句話看到我抹煞太多台電基層人員的努力?台電所做的任何計畫,都有其專業層面的考量。但是這些計畫如果不受執政者、環保人士、環評委員或是一般民眾的支持而被否決,難不成就雙手一攤擺爛嗎? 當然不是! 既然原計畫被否決,台電難道就沒有其他替代方案來解決問題嗎 ? 雖然原計畫是集合了許多台電的專業人員,耗費了很多人力、時間及經費所完成的,但是也不能因為計畫案被否決就講出這種讓一般民眾心裡不舒服的話不是嗎? 雖然話是台電高層講的,提出的資料及數據我相信應該也真的,但是既然後續可能會翻案或是再提其他替代方案的話,那又何必針對彰工電廠蓋不成講這些?當然如果台電想學遠東大公司的徐員外一樣,碰到不順己意的阻撓就放重話的話,那我也沒意見。
htw wrote:我只是想告訴大家 很多人默默的辛勤工作不要一句話打翻一船人很多事情都是要事先規劃 而不是等到問題出現了才來解決等到大家限電 才罵台電沒事先做...(恕刪) 說到限電,好像是蠻久遠的事了...那段時間鼓勵民間蓋電廠,後來工業用電減少發電過剩,但依照合約台電還是要照單全收的買電,造成台電虧損。至於分區輪流停電來漲電價,之前加州用電危機不就是這麼回事嗎?導致有人熱死在家裡,全州經濟大損失,州長依法跟小布希求救,小布希來個相應不理,原州長被轟下臺阿諾當選。後來安隆弊案爆發,加州從此再也沒限電
如果對核四的興建歷程有記憶的,大概都知道,在核四預算一口氣通過8年的興趣預算的前幾年,每年一到夏天台電一定用限電來"告訴"人民,電不夠用了,核四非蓋不可,很神奇的,在核四預算過關之後,每年一定上演的限電秀突然不再發生了。核四預算過關的時候,當時的台電告訴人民說,絕不追加預算,事實是核四的預算已經用完了還沒有辦法完工,現在打算追加10%~30%的預算(500多億)才能繼續蓋。預算還沒過關,去年台電就開始"預告"今年會缺電,又要上演限電秀了。
我個人是不介意核電廠在我家旁啦,享受快樂為啥不分擔後果,就像手機的基地台般.(純屬個人覺得,不是求筆戰)火力發電反而會加快2氧化碳的排放,風力.太陽能發電的機具要擺哪.技術.也是個問題核廢料呢?也是個大問題呀...賣給中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