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電機系的學生為何不愛類比的領域

Lisa_Hsu wrote:
子女敗壞散盡家產,也就達到階級流動的目的。這種在教育制度上做文章,讓階級固化的作法不可取‧‧

但是貴族子女不一定會散盡家產,
倒是單一聯考制讓底層更不容易翻身.

你這不就講白了,推甄就是幫那些智力不夠的人

當然是幫助那些「比較不會考試」的人,
單看考試成績能讓各學系找到最適合的學生嗎?只怕未必,
這是推甄的基本概念.
大學不像高中都讀同一套課本,
不同領域,就會有不同的思維,也要發掘出不同的天份,
只會死讀書的學生當然就會吃虧點.
不過,只會死讀書的學生以後在社會上也會吃虧,
早晚的事而已.
會考試不代表智力就比別人高,
您不信賴的醫生難道不是這樣考出來的?
也不代表按成績排排隊進學校的學生表現就會比較好.
不過真正打算要翻轉階級的制度應該是繁星..........
類比電路的集大成就是飛機、汽車、手機等電器內部的硬體,但因為已經集大成了,所以變成一個成熟的零件,後來的學生也不想懂內部的原理了,買來能用就好

至於軟體方面,動不動就更新版本,賺頭很大,所以就吸引一堆人往這個領域發展,類比的東西在他們眼裡看來就是利潤不高的零件而已,反而軟體日新月異,才能高薪發大財

舉例來說,像電風扇,現在電機系的學生大概也不用去懂直流變頻馬達或傳統交流馬達的背後原理,反正就當零件能用就好,但如果開發軟體變成主打「ai電扇」,就大有搞頭
馬達不好嗎?整個日本電力有一半都馬達消耗,只要會動的東西就離不開馬達,小到手機震動,大到發電機,都有馬達在裡面,類比世界的大魔王
樂觀樂觀 wrote:
說到直流電跟交流電,這一直是很奇妙的競爭,像現在買冷氣、電扇等電器,都推直流變頻款,現在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也都是吃直流電


直流變頻?
既然變頻了,哪裡還算直流?
直流變頻是我在1987年提出來的直流電機操作方式
當年接到一個案子
客人有一個使用直流馬達的電動載具希望調速
原本設計者使用逆變器加交流伺服馬達
成本跟重量根本做不到
案子跑到我這裡
我用LM3525加上IRF540做了全世界第一台"直流變頻驅動直流馬達調速器"
我發表在某個外國小期刊上
結果在台灣掀起波浪
幾個大學教授寫文章罵我,有個台大教授直接到我們公司
把我罵的狗血淋頭,說我妖言惑眾,做出假東西騙人都台灣的臉
但是客人很滿意,產品就一直出貨,我們也設計了使用霍爾的調速把手
當年我沒有申請任何專利,因為這個真的非常省電
所以任何廠商只要基於這個理論去開發的,沒有專利問題
現在看來用MOSFET好像很簡單
實際上在當年非常困難
40年前根本沒有MOSFET商用產品,我是第一個把這個用在電力系統上的
當時僅有兩家推出產品
一家是美商IR,另一家大家應該想不到的三星
好久遠的事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