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聯考是為了要廣設大學嗎

廣設大學
高等教育普及 像極便利商店唾手可得
人手一張文憑多麼平等

傻瓜才抱怨大學生素質低落
那是不懂得欣賞「文憑通膨」

高教哪有崩壞
只是從 金字塔尖 走向 全民皆兵
若找不到自己價值也是個人能力問題

失業 怎不去台積電上班
沒飯吃 怎不去吃肉
聯考不是改名叫會考嗎? 新增加的規定有那些是不能搭配聯考一起執行?
然後每一個錄取的方式都叫免試入學, 除了少數人不用會考, 大多數的人都要參加會考
到底免試這個詞是怎麼套進去的? 還是免試其實不是不用考試的縮寫?
we543543
你升高中與升大學不分。
不要學測加分科!這個制度是比家長財力而已。
恢復大學聯考對考生最公平!
六藝君子 wrote:

現在高教崩壞, 階級僵固....就是錯誤教改的惡果



根據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跨國評估學生能力計畫)的評量,測試各國15歲學生在數學、閱讀和科學等方面的技能和知識,近年的成績,台灣學生在上述學科都名列前茅。

至於階級僵固,請參考<<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駱明慶 (2002) ,階級僵固發生在前,教改發生在後。發生在後的不可能成為前事的因。
we543543 wrote:
根據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跨國評估學生能力計畫)的評量,測試各國15歲學生在數學、閱讀和科學等方面的技能和知識,近年的成績,台灣學生在上述學科都名列前茅。

至於階級僵固,請參考<<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駱明慶 (2002) ,階級僵固發生在前,教改發生在後。發生在後的不可能成為前事的因。



2023年6月9日
人才培育是國家和產業發展的根本,不過看看現在台灣學生,數理基礎能力弱化現象正在發生,台大教授也示警,這將會嚴重傷害台灣未來的競爭力,而分析其中的原因,其實就跟台灣的升學體制還有課綱的調整,有所關係。



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那這張表是我們教務長,在上個禮拜的學校的教務會議,所公布的資料,這受災最嚴重的就大概是微積分,跟普通化學。」

越講越無奈,滿滿的擔憂寫在臉上,因為108課綱首屆新生入大學,頂尖大學理工學院,就開始陸續傳出「災情」,這狀況,完全符合從事教育產業超過30年的,台大電機系院長張耀文,在多年前的預測。


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我們台大有深入的,去做這個他們成績表現的這個分析,那很不幸的在微積分,還有普通化學這部分,這成績的下降是非常顯著,那比如說像台大電機資訊學院,降幅是超過8%,

看看這些新生,在基礎物理、基礎化學,還有微積分三項學科成績,與以往成績相較明顯溜滑梯,而不只是台灣大學,清大交大等等前段班學府,都碰到相同狀況,比較兩屆清華大學學生,普通化學成績為例,不及格率從11%飆到37%,一口氣多了26%的人不及格。


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如果我們這個基礎的這個訓練不足,那我們當然就不能期待學生能夠在多元學習上面,有任何比較有意義的創新,攸關我們台灣未來競爭力,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那尤其我們現在更面臨了這個少子女化的這個問題,所以人才的優化,對台灣未來的這個競爭力,更是重要。」

至於階級僵固,請參考<<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駱明慶 (2002) 指出了台大校園內的階級現象過去已經存在, 然而這種現象, 教改之後更加嚴重.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02823
教改造成新階級

基測利於經濟強勢學生


台師大教育系教授甄曉蘭去年底發表的文章指出,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凸顯偏鄉地區學校,因文化弱勢產生的教育機會不均等現象,更擴大城鄉教育品質及成果落差。

學生帶著巨大的落差進入國中體系後,立刻出現能力的斷裂。

基測目前的命題趨勢是,題型生動活潑、重觀念的統合與分析,數學、英文重視文字的理解與題目的判斷,經常出現長達五百字的描述題,以題組方式進行測驗。這些對於有豐富文化刺激、喜歡大量閱讀的學生十分有利。

建中校長吳武雄指出,這樣的評量其實是有助經濟強勢學生,不利窮苦家庭的學生,「以前是勤能補拙,但現在你挑燈夜戰也沒辦法。」

教改帶來的M型化發展,讓台東大學教育系教授黃毅志以「馬太效應」(有者愈多,無者愈無)預測教育不只影響個人學習,未來還會決定一個人未來職場的選擇與社會地位。
六藝君子 wrote:
現在台灣學生,數理基礎能力弱化現象正在發生,台大教授也示警,這將會嚴重傷害台灣未來的競爭力,而分析其中的原因,其實就跟台灣的升學體制還有課綱的調整,有所關係


40年前與40年後,台大招生名額沒有縮減,應考考生人數卻大幅縮減,能力若為常態分布,可以篩到的學生整體學力本來就會下降(進台大與其他頂大門檻降低)。

另有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原因,學測在高三寒假進行,考試範圍無法包到三年完整課程,不考,學生就不準備,然後大學與高中踢皮球。一個證據就是,考分科數甲入學的,上大學後平均來說數學會好過只考學測的同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