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人也是70年次的,當時大學剛畢業踏入社會時(2003年),某家雜誌下的標題:「7年級來了!」,雖然內容沒有完全批評70年次以後的年輕人,但之後媒體的報導,都把7年級妖魔化。認為7年級的年輕人差、爛、抗壓力不夠、眼高手低、沒有禮貌、不懂倫理秩序.........,但所有70年次以後的年輕人都是這樣嗎?我們生在民國70年代,成長在台灣經濟最好的時代,也是民主化最激烈的時代中,電視一開就是遊行抗議、暴動,立委打架摔麥克風,還有「明天會更好.....」,但上學時,在學校所受到的教育,卻是保守的50、60年代的聯考制度、變態體罰、填鴨式教育,所以思想上會比前幾代更有主見,更會挑戰權威。到了民國80年代,國內產業外移,常聽到許多長輩待了數十年的工廠,卻因外移大陸而關廠失業,才知道以前高唱的「愛拼才會贏」、「明天會更好」是天大的謊言,長輩們「以廠為家」的下場卻是:企業主覺得台灣勞工工資高、不好管,乾脆搬去大陸或請外勞,把本國員工都Fire掉會比較省,所以對企業也就抱著不信任的態度。民國84年以後,Windows與網路興起,加上電信自由化,使我們習慣用手機與網路連絡、交友、生活,當然人與人也就很少用客套的手寫信函來連絡,直接手機一打、簡訊email一發送就好,完全不用文謅謅的應用文(鈞鑒、臺鑒....)來寫email與簡訊,所以老一輩都說我們沒有禮貌、不懂倫理秩序等,其實我們早就已經沒在用骨灰級的應用文(鈞鑒、臺鑒....)來連絡了!
clone104 wrote:生不逢時...(恕刪) 生不逢時+1,此外你會羨慕家境好的人(例如父母親工作好或有錢人),勞工永遠都是弱勢,一樣是辛苦工作,10年前的科技人是科技新貴,現在是科技薪貧,現在則是公務人員當道...
以前的人有種摸不到天的感覺..別人是怎麼發財的我都不知道,怎麼只能賺點工錢.拼命的腳跳跳跳,怎麼樣也跳不上去...拼不上去了,大不了就到工廠工作..現在的人有種踩不到地的感覺...巴菲特,王永慶怎麼發財的我都知道..可是拼低價的工人全世界一堆..怎麼也輪不到我.拼命的翅膀揮揮揮.哪天揮累了..就掉到萬丈深淵了..請你朋友多跟人溝通,趁這機會從新思考未來的路.我自己也遇過不景氣失業.真的非常恐慌.轉換目標的結果並不一定比以前的工作差.
說到草莓人的抗壓性是從對未來的期望值跟競爭之中衍伸出來的...身為七年級的我一出社會就只看到絕望彷若人生就如此而已到處都是不景氣跟裁員能找到工作就該偷笑了就算找到工作認真工作十幾年也不可能有多高的薪水公司就只能給那麼多說真的許多七年級生不是抗壓性低...他們只是看到絕望而已
阿寶7401 wrote:事情是這樣的.......(恕刪) 難道菜就是該死?我想這句話你應該很早就該有的體認了(有當兵的都知道),公司為了生存下去裁員是一定會的,通常都是由比較資淺的先開刀,因為其他人可能三年五年經驗,你朋友跟他們比經驗上還是比較不夠,所以大公司會選擇由新員工開始裁,我門公司也是這樣阿...只是沒那麼機車,會提早跟你說你做到月底!想一想今天你做了三年多...另一個才來一年,那結果被裁員的是你,你又怎麼想?
裁員跟七年級有啥關係嗎我們公司在網路上也是全球流量百大的公司裁員怎麼裁?? 中午大家去吃飯, 回來如果看到你桌上多了一個信封打開來一看就是你做到今天為止的薪水, 還有公司該給你的遣散跟預告費用下午三點就可以走了...管你是五六七八年級的即使是掛副理的也是這樣砍的...
你不仁我不義今天他這樣做改天就不要回來求更何況...底下的員工都在看那種主管又能得意到幾時???早晚都會有報應的何不用這段時間先充實一下待機會來臨時就可以發揮了我之前那個鳥人主管也是這樣愛耍派頭愛受奉承做事隨便明明不同單位不可能支援到的事為了充面子就隨便答應後來底下的員工就在那幹譙他也不理到最後也沒什麼人要聽他的結果咧...我離開公司後第二年要和對方簽約時簽不到約被人換掉了由別間公司取代這是那公司裡的人跟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