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充斥朱延平多產的電影時代
雖然沒水準,但也陪伴過很多人一段成長
過去不管是本省籍導演還是外省籍導演
拍出來的也沒人去刻意劃分或是標榜本土、愛台灣。
曾經有一段時間,好像台灣的國片驟然減少
幾乎都被港片打趴,生存下來的是少少幾片在國外屢屢獲獎
卻讓一般民眾比較難理解的藝術電影
好像台灣電影只剩下同志電影!
直到2008之後海角七號之後燃起一陣國片旋風
雖然很多不乏充斥著短線操作,把一些冷飯拿來從新包裝
進了影院會讓人摔爆米花的爛片
可是,像是練習曲、翻滾吧!男孩、海角七號這種不同類型題材的也是有的!
有喜歡的就去看,不喜歡的就別看
也不需要特別因為標榜本土、愛台就去吹捧、或是貶低!
雖然爛片很多整體來看好像沒有成長
但我相信有很多台灣電影人正默默的成長著
反觀香港電影,武俠、殭屍、愛情、黑道...各種題材似乎都發揮到極限
近幾年好像已經走到瓶頸,電視台上播的似乎都是
很小成本的搞笑片,片名比較大一點的幾乎都已經失去濃濃港片味道
很多都被大陸化了!
如果有一天我們台灣的電影走上被大陸化那一天
也沒機會再看到跟台灣這塊土地相關的故事題材的電影
其實我很反感大陸老拍一些亂七八糟的古裝劇,除了古裝劇沒的拍了?中國的朝代都被拍光了。有大把大把的東西可以拍,爲什麽不拍?電影應當超越本土,不應該侷限於一土一地。
爲什麽不拍科幻的?恐怖的?職業劇?美國才多少年歷史?拍了多少?阿凡達那要什麽文化?2013,明日之後那要什麽歷史?豪斯醫生要什麽歷史?關鍵還是電影人和電視人自己的觀點,大陸的影視問題不是一般的多,臺灣的影視問題比大陸還要多。
大陸是審查問題,一黨獨裁,管得緊,有大把大把的科班出身的影視人才,有大把的資金,但是侷限於政治問題發揮不出來,一個寫網路小說的《甄嬛傳》都能出彩,說明大陸不缺人,可惜再多的資金和人才都能被政治浪費掉。臺灣倒沒有獨裁問題,但是演員幾乎都是野路子出身,演什麽不像什麽,一股腦的跑到大陸去撈金,導演除了偶像劇肥皂劇是不是沒得拍了?一個意難忘,臺灣拍了500多集,大陸拍了800多集,真是……
搞不懂兩岸三地到底在搞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