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1年....我就預知國片會走到這一步
對我而言:電影的好壞或許見人見智,但有沒有用心拍一部電影則沒有灰色地帶
說穿了....現在的國片不就是打著本土.在地化.愛台灣..等口號炒短線去行銷撈錢
從雞排英雄,大尾鱸鰻,總鋪師,到今年的大稻埕..等,不都那個死樣子,連稱為"商業片"都不夠格
而且影片上市期間....網路就會莫名其妙出現一堆狂推本土片的人,說什麼多好看,這就
是台灣在地文化,你覺得不好看就是沒用心感受導演想表達的意思之類的話
讓人不禁懷疑這些人是不是工讀生要不就是沒看過好電影?????
仔細檢視....劇本鬆散粗糙,強調本土文化卻沒有內涵,運鏡和八點檔差不多
有些人問我.....怎麼讓能培養自己成為有鑑賞能力的人
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每天把看台灣八點檔的時間拿來看一部電影....對我而言,台灣八點檔就是
餿水一樣,收視好就不斷增加集數,三不五時就一個特寫鏡頭絡狠話
一年當中你就能累積觀賞至少上百部的電影....久而久之,你自然就能夠辨別電影的好壞與拍攝
者是否用心?
有各種菜色可以自己點,為何要強迫自己吃餿水....而且是一吃就好幾百天????
愛國主義是流氓的最後庇護所~強調本土愛台灣的台灣電影,跟流氓有什麼兩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