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wenchan wrote:
在一光滑底部的空鍋...(恕刪)


以吸盤為自由體來看,總共有下述力量,
1.水壓力(會引起浮力)
水壓力一樣會造成吸盤內部的"內力",也就會有浮力

2.吸盤底部吸力(拉住吸盤不上浮)

3.重力(吸盤本身自身重量)

吸盤之所以不上浮的原因,只是1.的浮力 小於 2+3向下的力量
吸盤不上浮,不代表吸盤不受浮力,只是其浮力 小於 (底部吸力+重力)

"物體底面沒有接觸到水,所以就沒有水浮力"這句話是錯誤的觀念,

因為力量會透過其介質傳遞(不論介質是氣體、液體或固體),
等您學習過材料力學及流體力學後,就不會有這種錯誤觀念產生,
如果您能接受以下觀念:
"水壓力壓向正方體表面分子顆粒,因為正方體內部分子顆粒互相擠壓,進而引起正方體內部每一個分子顆粒都受到水壓力產生的浮力"
用這樣的觀念去看待前述的"靜止水壓力所產生的浮力"討論題目,就會了解我所說的

其實我們人類處於空氣之中,身體一樣會受到空氣所產生的空氣上浮力,
只是空氣密度太低,而人體密度較高,所以各位沒感覺到上浮力,
而這種空氣上浮力就是空氣氣壓所產生的

RDXHEX wrote:
2.吸盤底部吸力(拉住吸盤不上浮)...(恕刪)

你認真的嗎?

請問你的主科是...?

Toluba wrote:
你認真的嗎?請問你...(恕刪)


我是念土木工程的
RDXHEX wrote:
我是念土木工程的...(恕刪)

那你怎麼會講出
2.吸盤底部吸力(拉住吸盤不上浮)
這種外行話


簡單舉例問你
將一個矽膠吸盤吸附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的上方
然後將此密閉容器抽至真空狀態
請問你所謂的吸力還存在嗎?

Toluba wrote:
那你怎麼會講出2....(恕刪)


吸盤吸住容器的那一面,因為吸盤內部空間壓力比該處外部壓力小,
此內外壓力差形成負壓的吸力,拉住吸盤底面,
(進而造成吸盤外側之接觸壓力)
對於吸盤的自由體圖而言是向下的吸力,
請問有何不對呢?

Toluba wrote:
那你怎麼會講出2....(恕刪)


未抽真空前,安裝吸盤,
吸盤內部空氣壓力P1,
吸盤外部氣壓(或水壓)P2,
因P1小於P2,所以內部壓力比外部壓力小,即為負壓(就是我說的吸力)
所以有壓力差(P2-P1),此負壓把吸盤鎖固在其吸附的物體上


開始抽空氣了....直到吸盤外部為真空狀態,此時吸盤外部壓力為零,P2=0
而吸盤內部壓力P1不等於零,
此時P1 > P2=0 ,
因此吸盤內部壓力P1大於外部壓力P2,此時為正壓
所以抽真空之後,內部氣壓P1會對吸盤底部為正壓,進而把吸盤與其所吸附的物體分開


在正常氣壓下,利用吸盤負壓(吸力)把吸盤鎖固在物體上不就是吸盤的功能嗎?

所以你所謂的吸力,其實是氣體或液體施加在吸盤上的壓力
專業如你,就不應該講"吸盤底部吸力"這名詞才對
這個議題很有趣,樓主的思想也很靈活,讓我來標記一下。
正壓代表以外部壓力為基準時,其內部壓力大於外部壓力,
因此可以將"內外壓力差"簡化為作用力方向為"朝向"吸盤作用面之"正壓力"(簡稱壓力)

而負壓時,代表以外部壓力為基準時,其內部壓力小於外部壓力,
因此可以將"內外壓力差"簡化為作用力之方向為"遠離"向吸盤作用面之"負壓力"(簡稱吸力)

您畫畫吸盤自由體圖,把內外壓力差簡化為單一的一個力量,並以該簡化後的力量指向吸盤底面稱為"壓力",
若該力量之方向遠離吸盤作用面即為"吸力" 就是我所說的"吸盤底部吸力"

在之前的題目中,當吸盤吸附在容器底部,其作用力對於吸盤底部自然是"遠離吸盤底部作用面的吸力"
而且此吸力作用於吸盤底面是朝向下方(遠離吸盤作用面的吸力),此吸力力量向下,與吸盤本身之重力都是朝向下方
而浮力是朝向上方

因此浮力(向上) 吸盤力量(向下) 重力(向下)


簡單來說,吸塵器之所以會有"吸力",就是管子內外壓力差為"負壓",所以叫做"吸"塵器

RDXHEX wrote:
正壓代表以外部壓力...(恕刪)

你開心怎麼叫就怎麼叫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