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布票、粮票、肉票、油票、豆腐票等等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确实存在过的。关于路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了,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也是存在的。当时如果要去异地办事必须由所在工厂、公社出具"出行证明"和"单位介绍信"才能成行,"出行证明"的内容不外乎姓名、目的地、派出单位、出行时间几号至几号等,这就是路票了啊。没这个路票你无法去兑换全国通用粮票,也就是出门会没饭吃了,这里你要说了我自己带粮食上路不就行了。当然可以,可是没路票车站不卖给你车票哎~~~你怎么去呢?你说我腿脚好,走路去。哦,走路去是吧。算你运气好自带粮食没饿死腿脚又走的快走到目的地了。问题又来了,没有路票所有当地宾馆(以前叫招待所)是不会接待你入住的,你又要说了这能难倒我吗?我带了帐篷!我自己住~~~哦,那年月估计你帐篷还没支好,公安同志就把你请去住小黑屋了,里面还管饭~~这下是有吃有住了。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糧票:
記得小時候去居委會領過糧票和油票什麼的,花花綠綠的一大版,很像今天的郵票和火花,小朋友們看到都很開心啊。也用過糧票去米站買過糧食,幾張票可以背回一袋米。國家困難時候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這一切都沒啥好奇怪的。
吃的:
我印象中我沒有餓過肚子,雖然吃的東西不像現在這麼豐富,但時不時也有魚有肉的調劑調劑,特別是那時候的米比現在所謂的什麼東北大米要好吃,特別的香啊。
玩:
子彈殼---老家的那個地方,後山有駐軍,他們經常在那裏練習打靶,這也促成了小朋友的一項產業,那就是去撿子彈殼,有機槍的也有手槍的,我拿過最大的一個是高射機槍的那種子彈殼,炫耀了好些天啊,呵呵。子彈殼拿來都是自己玩的多,如果是銅的,那基本上被我們換成一種很好吃的糖落肚了。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撿到子彈,交給解放軍的話,他就會送你一個紅五角星或鋼筆什麼的,又可以樂一整天了。
廢紙塊---那時候還有一個專案就是將廢紙折疊成一個四方扁扁的塊,然後大家扔在地上互相對拍,看誰能將對方的紙塊拍翻身,拍翻了那對方的紙塊就是你的,如果某人擁有一大堆這樣的紙塊的話,那大家都會覺得他很利害。
用鏈條做的火藥槍---用自行車的鏈條,七折八折,然後加上鋼條做的槍擊什麼的,就能放入火藥拿來嚇人了,也僅僅只是嚇人不會傷人的,呵呵。。玩打仗遊戲時,誰要是有這麼一把,那絕對能引來無數羡慕的眼光。不過這是個技術活,我比較笨,從來沒有自己做成功過一把,失敗啊。。。
文革:我出生時正好文革結束,萬幸那。聽說我爺爺跟奶奶還是兩個派別的,晚上在一張床上睡覺還要為什麼理念而吵架,也聽說他們這兩個派別當年武鬥的很利害,死了不少人,現在想來真是慌謬。如果真有上天的話,那我希望像文革這樣的爛東西,永遠不要再來。
毛:自小的教育他就是一個偉人,神一樣的存在。文革那會兒,人們見面要喊上幾句毛語錄裏的口號的情況確實存在,但對於我這個年代的人來講,已經是覺得不可理喻了。基於各個方面的原因,保佑不要再出現一個毛這樣的人物,折騰不起。
比較亂,大家將就著看看吧。
天朝中国大脸猫 wrote:
韓戰博物館還有美軍某王牌部隊的軍旗呢
請問韓戰博物館在哪裡呢?
palmp wrote:
各位留恋毛时代的人是否能适应朝鲜的生活呢?该不会是叶公好龙吧。
大大,為何是朝鮮生活?還有後面那句簡體,抱歉我看不懂,可以用別的字或是繁體幫我解釋一下嗎?謝謝!
gameryf wrote:
但是我可以打一個比較接近的比方,珍寶島當年好像前不久的釣魚島
這個比喻很直接,我馬上就懂了。有沒有紀錄是誰先開槍或是開打的啊?他現在在中國的歷史評價如何?
像我們這邊都說七七盧溝橋有某某人先開槍,糟!忘了他是誰!
tyyan2 wrote:
迅雷上应该有下
我們這裡迅雷是警察啦,哈哈!迅雷是中國網站嗎?
引刀為一快,慷慨向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