汁液 型男 wrote:求學時代有打過工...(恕刪) 自己的做法是牛排煎熟後塗上牛油讓熱滲透進去根據悶的方式或是時間的不同,中心的部分就會有許多不同的變化了而且變化還挺大的,肉類料理實在很有趣元始天王 wrote:牛肉不是都要進行熟...(恕刪) 或許這裡的新鮮是只離開熟成冷藏庫後的時間長短?
連續幾樓都在討論牛排熟度...我也來亂入一番...台灣常見的牛排...表面全熟、中間全生...算幾分熟?平均5分熟!?基本上,合格的牛排是要整體受熱過,而在烹調過程中注意水分(肉汁)的保留所以要厚!厚才能控制封面火侯不會太快熟透肉排、保留中間肉汁料理東西軍裡常見厚牛排的烹調方是就是用「遠火的強火備前炭、用遠紅外線去穿透、加熱...曾在漫畫裡看過,用很厚牛排進行烹煮、整體受熱然後切掉外邊較熟的部位、只留中間看似生的、但咬下去肉汁四溢...有點蠻給他奢侈的作法(夠專業的日本美食漫畫可以學到很多)分子廚藝爆紅前有個真空廚藝的,就是利用氣壓降低、水的沸點也降低的物理性質進行烹調可以更易於保留食材的水份...其實7-80度對蛋白質而言是很好的烹飪溫度...可以凝固蛋白質、卻可以大幅度保留食材水分簡簡單單一句話,但應用層面非常廣泛...舉凡蒸蛋(布丁)、水煮豬雞鴨鵝等...回到本樓主題個人認為...肉類,還是要加熱過會比較好吃...脂肪也是要受熱後才會活化...太厚且生的脂肪...我自己是無法說服自己入口的...可以去壽司店點一般生鮭魚壽司與炙鮭魚壽司比較就知道了
牛排主要要看你吃哪個等級的夜市的還是吃全熟的好 基本上 那也不算牛排 就是片煎牛肉而已..我覺得美國吃穀類choice等級或prime等級的才算在吃牛排而那種牛排..看位置....通常也都不會弄得太熟 三分或五分就差不多了..七分真的太過熟吃過幾次厚片調理得剛好的牛排後 應該不會想再去吃市面上一般會弄到全熟的平價牛排放進口裡的感覺差太多太多了
另外一種想法對於我來說, 吃了生魚片和半生不熟的牛排, 起碼不會腸胃炎在美國吃中餐, 不管人種, 共通的經驗就是要小心可能會腸胃不適所以, 牛排滋補, 而生魚片滋補之外還熱量低, 又乾淨, 所以實在是魅力驚人.但是吃久了就也是沒啥能吃的對於台灣人來說, 住在台灣在飲食上真的很幸福, 才離開沒多久就又讓人開始想吃台灣的美食.
pc207 wrote:没熟的肉本就有吃進活寄生蟲的風險,以前金蘭家不就是吃蝸牛吃出肝吸蟲險送命之前看過動物星球播的人體內的怪物節目,其中一集播有人吃未熟且有未死寄生蟲的豬肉,寄生蟲甚至跑進腦部寄生 你所舉的例子, 恰好都是生食的禁忌, 雖然這些忌生食的東西也是有人在吃.蝸牛, 豬肉, 絕大多數淡水魚, 河蟹, 都是忌生食的.至於生魚片, 吃最多的應該是日本人吧, 半生不熟的牛排, 西方人的飲食中也是正常的.因為這兩樣食物, 寄生蟲的風險已經是低到不需要擔心程度,只要考慮新鮮, 細菌沾染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