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a1027 wrote:大台北淹水了,請問一...(恕刪) 您先請把今天淹水的地方做個區分,哪些是局部排水不良,還有哪裡是堤防不夠高導致河水漫溢再來談。還有,您如果要利用獨家的詞彙時最好做個說明,免得再出現把社子島這個泛洪區當作集水區的笑話。
chinshentw wrote:哇,您真的要加強您的...不過就是破堤處缺口的擋水牆破裂,這樣的一個缺口就可以讓三重淹的這麼慘重,那如果一開始連堤防都沒有的話,漫遊的大水會直接進市區,三重泡水的面積會多出幾倍以上。看懂了嗎?當然,您也可以叫所有靠河岸居住的三重人全部遷居啦,真是釜底抽薪啊。(恕刪) 三重就是全部泡水囉以前只有台北市這邊有蓋堤防,三重市一碰到大雨首先淹菜寮,蘆洲也跟著淹,水位再高點就是全淹一直到化成路,再過去的金陵女中,新莊車站/恆毅都跟著淹,金陵女中旁以前有味全工廠,有一次淹很高.
魔神啊 wrote:給小朋友看看...可以看到50年前的圓環哦!葛樂禮颱風過境本省北部受災河堤外的水要是進入市區肯定是一場災難 (市區也淹水, 因為外頭水高, 排不出去)...(恕刪) 嘿,有這影片,之前那一版我就提到這颱風,影片裡有圓環,我老家就離這一公里的台北大橋頭,這裡淹多高我家就淹多高,堤防水位多高,那時的三重市沒堤防就淹多高.
治水的細部設計說起來很大一本,但觀念其實很單純,講起來沒什麼特殊,就是天空降下來的雨水,想辦法以蓄水設施留住,其他就只能放海流。蓄水設施的定義很廣,天然或人工水池,地下水,日本的地下渠道,任何留得住水體的都算。但台灣的情況比較麻煩,人口集中在西半部的平原上,蓄水設施的空間受限,往山區上游走,河谷的縱深夠,但橫斷面不大,能夠蓄水的體積量一樣不大,另外就是台灣的地勢變化很大,水力坡降高,水從落到地面到出海時間很短。山區的降雨有時可以截流讓水直接出海,像是員山子分洪道就是範例,不過這種排水渠道的地質條件要求很高,適合的工址並不多,成效自然受限。一般都市的防洪規劃就是興建雨水下水道,瞬間暴雨時能截流地表逕流,但各位以為截下來的雨水跑到哪裡去?一樣是排到河川或是洩洪道中再出海,除非你的市區裡就是有可以節流並儲存大量水體的地方,而在城市裡很少。簡單說,城市的洪水如果你沒有適當的地方存放,而大部分的確沒有,你就只能選擇讓水在水泥化高的都市中漫流,不然就是集中到河道或洩洪道中,興不興建堤防是完全獨立事件,那不會讓天下的雨少一點,也不會讓水留下來多一點。當然匯集各方的地表逕流會加速洪峰的形成,但這時你沒有其他可行的辦法。因為天下降下的水體就是這麼多,留不下來的就只能放海流,不然是留在都市裏嗎?
luka1027 wrote:大台北淹水了,請問一下是不是堤坊蓋的不夠高,還是排水設計不良?請教上樓台大人士出來發表一下意見?雖然我不喜歡台大人,也不喜歡台灣這些公務員,什麼妥協......台灣也沒多人喜歡吧.順便來發表一篇有關專家的文章....其實寫這篇文章原因之一也是為了台大與河堤....哈.http://tw.myblog.yahoo.com/lukaknight/article?mid=604&prev=-1&next=601...(恕刪) 叫你臉紅,搜尋"淡水河水患與沖淤作用的探討"PDF檔,照片,圖片,全有.國中組科學展覽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