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淹水不下數十次了,從沒有停過.
有沒有人知道,大台北三十年來,多少次淹水是因為河流氾濫過岸,有多少次淹水是因為市區排水不良而積水?
我自己是不清楚,所以來問一些大家的的記憶,請來教導一下!!
gt82025 wrote:
網路上找的 納莉颱風...(恕刪)
這個畫面好,有驚人,果然是河岸氾濫. 我是真的想知道河岸氾濫的頻率與範圍,跟市內積水的頻率.
有關滯洪區,不是理想,本來就該這麼做,只是公權力不彰,官員不願做規劃.
就像我剛提的南港重揚區與內湖五期,本來就是一片空地,爛泥,就是應該規劃成公園與滯洪區,甚至挖深點,當濕地或池塘,可惜官商利益共生,沒有擔當,如今數年內,蓋一堆嶄新住宅.
如今二重疏洪道一帶,洲子楊,浮洲,都宣佈要開發房地產,也是不應該,也是應該規劃成公園與滯洪區. 大台北哪有辦法消化那麼多住宅區與建案.
我的法國朋友來,都說台北太不綠了,太少綠地與樹.
至於社子島,如果我沒誤會,很多住戶本來就是違建,本來就不該就地合法,強制搬離,不管窮或富有,就是大家要公平,沒有人可以佔地就地合法.
滯洪區不去規劃,反而蓋一堆超高堤坊,我認為本末倒置,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先做,蓋堤坊反而更貴,更醜,只是比較快,比較沒有利益衝突,如果其它疏洪都做了,還是高頻率氾濫,再去想河堤. 其實,我們有能力,也有空地去做,只是為了利益,上頭都不願意做.
我真的覺得選擇與自然對抗,不如疏洪,與自然共存,對人民與環境更好.
我本身住過荷蘭,有看過河道還比馬路高兩公尺嘛? 我就常路過. 但是荷蘭沒有靠河堤擋水,因為知道擋不住,就算擋了,暴雨市區一樣會積起來,而是靠導流.....
奧地利,匈牙利,德國一帶河流氾濫,也沒有人想去用高堤防架起來,因為再怎損害人民財物,也沒有市民願意有醜陋的堤防,美感與永續環境永遠是第一,可以常去河邊散步,對生活更為重要. 有人不喜歡會淹水的河邊? 那就搬去高一點,遠離河川,但是河邊房地產還是最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