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們很多人談經濟,我想說發展才是硬道理,其它都是扯淡

水云 wrote:
在地球礦產資源被無限開採的今天

發展還是硬道理嗎?


但是還是要發展,不過台灣的發展方向當然跟中國不同,也不能相同. 大陸一直以來就是超英趕美,某些方面已經超過英國,接下來目標就是美國. 這沒錯,有著差不多大面積的土地,4倍以上的人口,目標當然不同.

台灣沒必要,也不能要朝個目標發展,我覺得台灣要走精緻路線,發展適合台灣的產業 (這絕對不包含連中國都快不想要的勞動密集低附加價值產業).

雲階月地 wrote:
既然是對岸的人我個人...(恕刪)


這就是一種自鎖自爽的心態.
會進步就是要接受各種意見與聲音.

有時候奇怪..
號稱專制的國家..別人可以接收一些意見與看法.
但號稱自由的國度..只要是顏色.種族.甚至地域與意見不對.
就會選擇性接受..

一切隨風去 wrote:
民主是個好東西,但是你們並沒有很好的利用,很多鼠目寸光的人對政府的決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美國發展兩百年的民主
台灣嚴格來說從戒嚴之後
也才二十幾年
民主不好 那聲援南方週刊的是傻的嘛
一切隨風去 wrote:
綠色能源、雲計算、物聯網、4G這些馬上也要來臨了,美國也好,大陸也好都已經投入很大資金髮展很多年了,為了爭取標準的制定、更多的專利以獲最大的利益,台灣呢?我沒看到。

台灣的慣老闆
享受了兩次的經濟快速高度發展(台灣一次 大陸一次)
他們太懶惰了 他們口袋真的很有錢 但是他們沒有眼界
一切隨風去 wrote:
新加坡也好,香港也好,韓國也好

台灣只能跟韓國比 台灣不能比新加坡跟韓國
我不能否認新加坡跟香港的好
但是 你要知道新加坡是占了非常好的地理條件
香港人基本上 除了炒地皮之外的 沒有可以推崇的地方
香港基本上 觀光飲食服務很差 香港旅遊 地產 運輸 很多都是靠祖國撐出來的
大陸人去香港觀光消費 只有圖新鮮 東西稍微便宜 可以買到外國奶粉
地產 我再2010就開始聽過 香港人開始從深圳搬回香港了
運輸 深圳也開始開港競爭了 我相信再過不了幾年的好光景
一切隨風去 wrote:
台商回遷台灣?真不知道你們的政府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才能做出這樣的弱智決定

這決定真的不好
還要一個重大的決定 就是無限制開放外勞 並且在高級藍領以及白領不能讓外籍勞工擔任 這才是關鍵
一切隨風去 wrote:
我想發展旅遊觀光業、服務業更好一些

觀光業 台灣一直都沒有努力去推展 這個行業 我自己都已經看了十幾年 完全沒有進步 光從陸客零團費
這一點 就知道我們的觀光業一點進步都沒有
沒有推不倒的女人,只有推不倒的價錢

telecatw wrote:
勞動所得邊際越來越低. 以勞力換取工資的模式將會越來越難賺.這是趨勢
我們面臨的21世紀新風貌.有大災難,也有大機會.發展是要發展什麼? 諸君不見戰爭早已開打. 這只是序曲

現在的確是需要一個大型的戰爭才能解決的問題
因為東南亞也慢慢得起來競爭
已經找不到廉價勞工了
一切隨風去 wrote:
美國的通用,這是他們曾經引以為傲的工業。日本也有豐田,一樣引以為傲,還有索尼、松下等電子類明星企業。
過了幾十年了,美國引以為傲的變成了微軟,蘋果,google,IBM,華爾街等,他們引領了互聯網時代,數字時代的潮流,而日本呢?引以為傲的還是豐田,還是sony,toyota、panasonic,落伍了。從微軟到google再到ios,從amazon到facebook,美國不斷的有創新型的企業產生,日本呢?還是sony,toyota、panasonic。日本在這些領域做的確實非常好,但是很不幸島國思維讓他們看不到世界的潮流發展,他們落伍了。更不幸的是他們的優勢產業受到了韓國這樣的後起之秀的衝擊。

第一個 我先要提出的就是 TOYOTA就是豐田
第二點呢 我要告訴你 亞馬遜跟臉書這種網路產業 只有美國這種地廣人稀分散算均勻的地方 才能夠走得出來的
你上述的這些日本消費性電子產業的品牌 他們都還是有很強大的研發實力 只是他們上位者無法反映這快速的變化 (這其實是要牽扯到日本式的管理) 索尼 夏普 松下 東芝 日立 他們要站起來其實都比台灣快 他們只是還未到大破大立的時候 而且 日本這些廠商 在前面三十年引領著 所有的優勢規格

基本上 這整個消費性電子產業 是被賈伯斯這七八年來 打趴的

從I POD 開始 把日本人的MD打趴
從I PHONE 開始 把諾基亞摩托羅拉打趴
從MB AIR I PAD 把所有的筆電打趴
從APP STORE 把日本電玩業打趴
在這裡面賈伯斯的崛起中 日本人是被打趴最多次的
隨身聽 手機 筆電 遊戲 這些日本人都沒有逃過一劫阿
日本廠商 在面臨三星這個強大的後起之秀 還要被賈伯斯夾殺
他們不像諾基亞 摩托羅拉 因為只有作單一產品 所以才沒死的很慘
也因為這樣 所以他們基本面還是很強的 被打這麼多下還沒死
沒有推不倒的女人,只有推不倒的價錢

小青蛙01 wrote:
如果真的很多大型台商真的都願意鮭魚返鄉
那也許台灣真的希望無窮!

就是在外面混不下去 爛梨子裝蘋果而已
crab69 wrote:
不過台灣有人反對發展旅遊觀光業, 說不歡迎大陸人來台灣觀光, 說開放大陸觀光客是傾中

對一半錯一半 不過你的政治論述也只有對一半錯一半
本來開大門就是要向全世界開放
為什麼要向單一窗口開放
這是被修飾過的語言 你拿出來說只是顯示你的狹隘而已
一切隨風去 wrote:
那就不要接待大陸觀光客嗎,這還不簡單。不願意接待,去了也只能吃剩飯,對台灣形象也不好,這又何必呢。可是呢,你首先要說服那些想發展旅遊觀光業的台灣民眾,你們不發展就是在內部為了一己之私鬥來斗去,選出來的領導人也沒有任何手段和魄力去做一些決定。

這論述也沒什麼好說了
基本上 你只是看上面那狹隘片面的言詞來回應
你根本不了解事實的本質 也沒什麼好回應的
一切隨風去 wrote:
高附加值的產業意味著很少的人就能創造很大的利潤,更大的企業意味著稅收會更多,國民福利待遇會更好。

你知道 郭台銘先生說過 現在的年輕人只想要創業賣咖啡 沒有懷抱幹掉三星的夢想
這個問題 很令人玩味 有能力的不做 把希望寄望在沒有能力的身上
當然 這上面的能力是錢 普通人怎麼可能做的到
台灣有大老闆的女兒 想要開咖啡廳 爸爸不小心地買太大 所以就開百貨公司
郭董 他公子也是想要作文創產業 結果錢燒光了 爸爸還叫他回家
連吳宗憲都光是被一間小小的LED燈泡公司 快搞死了
你認為 這種事情小老百姓做的到嘛
沒有推不倒的女人,只有推不倒的價錢
水云 wrote:
『聽說』在台灣,Ikea 做得最好的,是餐廳

一切隨風去 wrote:
你一定是搞錯了,Ikea是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台灣沒有嗎?

這段話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干 你根本不知道他想要表達什麼
Jackhwang99 wrote:
綠色的不屑你的發展理論,對他們來講取得政權才是硬道理。

一切隨風去 wrote:
那隻能說是鼠目寸光了,不發展,社會停滯不前,長此以往政權也不會穩固呀。不對,那時候可以甩手下台,丟給其它人,哎,如果這樣的話真的

我認為 你還是不要發表這種你不懂的片面論述 只會讓別人恥笑你 因為你連了解都沒有
雲階月地 wrote:
文中好多你們你們你們喔
請問你是對岸人??

我認識滿多漂亮的對岸的人民
那才是我們真正血濃於水的同胞啊!
沒有推不倒的女人,只有推不倒的價錢

一切隨風去 wrote:
引用鄧小平的一句話「...(恕刪)


鄧小平這句話是從毛澤東的名句:槍桿子出政權而來的
毛澤東那句名言是從孫中山先生:沒有非常之破壞就沒有非常之建設而來的
孫中山師承誰
師說了那些話
我就不知道了

由此類推看來
景氣不好主因是沒有換政權
沒有換政權的主因是來自於沒有革命
沒有革命的主因是自孫中山先生起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後繼無人
所以
景氣不好都不能怪誰
要怪就怪
生不逢時

世人皆聰敏 唯獨我腦殘 砲輸腦殘者 智慧何以堪

拉霸王 wrote:
這論述也沒什麼好說了
基本上 你只是看上面那狹隘片面的言詞來回應
你根本不了解事實的本質 也沒什麼好回應的

我當然知道是片面狹隘的,大部分去台灣回來的人都跟我說,台灣多麼多麼好,多麼多麼的人性化,生活便捷,乾淨衛生。所以我也決定今年或明年去台灣一游。


拉霸王 wrote:
一切隨風去 wrote:
高附加值的產業意味著很少的人就能創造很大的利潤,更大的企業意味著稅收會更多,國民福利待遇會更好。

你知道 郭台銘先生說過 現在的年輕人只想要創業賣咖啡 沒有懷抱幹掉三星的夢想
這個問題 很令人玩味 有能力的不做 把希望寄望在沒有能力的身上
當然 這上面的能力是錢 普通人怎麼可能做的到
台灣有大老闆的女兒 想要開咖啡廳 爸爸不小心地買太大 所以就開百貨公司
郭董 他公子也是想要作文創產業 結果錢燒光了 爸爸還叫他回家
連吳宗憲都光是被一間小小的LED燈泡公司 快搞死了
你認為 這種事情小老百姓做的到嘛
(恕刪)


你沒搞懂我要說的是什麼,我是想說那些代工廠他們通過代工積累了一定的資本,就應該考慮轉型,投入研發,追求更高的利潤,創造自己的品牌,爭取站到產業鏈的上游。

其實郭台銘自己不也是一直在代工嗎,他有資本有實力一樣沒有發展自己的品牌,想的只是多開幾個代工廠接訂單而已。我感覺他更沒資格指責年輕人沒有懷抱幹掉三星的夢想

拉霸王 wrote:
美國發展兩百年的民主
台灣嚴格來說從戒嚴之後
也才二十幾年
民主不好 那聲援南方周刊的是傻的嘛


我雖然不同意南方周刊,但我也不認為政府做的對,南方周刊明顯是激進派的,按他們的方式大陸很快就完蛋。

拉霸王 wrote:
一切隨風去 wrote:
新加坡也好,香港也好,韓國也好

台灣只能跟韓國比 台灣不能比新加坡跟韓國
我不能否認新加坡跟香港的好
但是 你要知道新加坡是佔了非常好的地理條件
香港人基本上 除了炒地皮之外的 沒有可以推崇的地方
香港基本上 觀光飲食服務很差 香港旅遊 地產 運輸 很多都是靠祖國撐出來的
大陸人去香港觀光消費 只有圖新鮮 東西稍微便宜 可以買到外國奶粉
地產 我再2010就開始聽過 香港人開始從深圳搬回香港了
運輸 深圳也開始開港競爭了 我相信再過不了幾年的好光景


香港沒那麼不堪,如果接觸的多一些你會發展,香港人的格局普遍要比台灣人大,他們對世界的了解要比台灣多。香港的金融還是不錯的,觀光?香港實在沒什麼好看的,大多去購物去了,香港的奢侈品價格還是很低的
拉霸王 wrote:

一切隨風去 wrote:
我想發展旅遊觀光業、服務業更好一些

觀光業 台灣一直都沒有努力去推展 這個行業 我自己都已經看了十幾年 完全沒有進步 光從陸客零團費
這一點 就知道我們的觀光業一點進步都沒有
(恕刪)


這是多好的產業呀,又綠色,又能拉動周邊的很多產業,為什麼不推進呢?開展旅遊業不是只針對大陸遊客呀,應該是針對全世界遊客,這個還需要政府多宣傳。

youngmth wrote:
但是還是要發展,不過台灣的發展方向當然跟中國不同,也不能相同. 大陸一直以來就是超英趕美,某些方面已經超過英國,接下來目標就是美國. 這沒錯,有著差不多大面積的土地,4倍以上的人口,目標當然不同.

台灣沒必要,也不能要朝個目標發展,我覺得台灣要走精緻路線,發展適合台灣的產業 (這絕對不包含連中國都快不想要的勞動密集低附加價值產業)....(恕刪)




這就是我想說的,瑞士、瑞典這類國家是很好的例子,當然發展什麼是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