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ika wrote:上週去臺北醫學院對面吃一家牛肉麵, 聽說滿有名的.紅燒半筋半肉牛肉麵(小) NT170紅燒牛雜麵( 小) NT190不過味道還真的不怎麼樣......(恕刪) 那家應該叫穆記吧?以前在還沒有出名的時候一碗簡單的紅燒牛肉麵滿滿的香菜跟牛肉像是不要錢的一樣灑在上面湯頭透著濃郁卻不死鹹的中藥味配著牛肉斤餅,想到就流口水...不過這兩年再去吃的時候味道就沒有那麼道地了而且價錢真的太貴了
>因為它是"日本"的拉麵阿 也許一碗麵成本需要15元>旦是多加一句"日本"就要再多加100元不必舉這麼極端的例子好嗎?這樣好了, 我給你30元, 讓你賺15元, 麻煩你煮一碗相當於一百多元日本拉麵的麵出來!
xxxxx555x wrote:因為它是"日本"的拉...(恕刪) 哈這樣說吧我們舉得是"純日式"拉麵假設一個人立志開店要賣日式拉麵這時候有兩個選擇1.假日式拉麵(台灣口味)2.真日試(真的下苦心可能還得去日本學)以原料成本一樣的角度來看,後者花了比較多心力,賣得貴是正常的另外還考慮到供給與需求在日本純日式拉麵滿街都是...可能供需平衡或是供給多於需求價格自然低在台灣純日式拉麵..少得可憐...可能需求大於供給所以價格高也有人買
ForbesAve wrote:xxxxx555x ...(恕刪) 純"日式"拉麵來說 拙者真的不知道成本大約多少(精神?)不過如果是"台灣口味"的拉麵 真的有大約只需要成本15元台幣不過應該說那算是台灣餐飲業以SOP制度下可大量生產的"口味"拉麵吧 拙者 再求學階段 曾在某連鎖店工作所得到經驗 不過還是僅供參考 不一定每家都是一樣的做法~ 當然 那某連鎖店的"拉麵"價格如 拙者所說的那樣~+100
賣便宜了, 感覺吃起來就不好吃了!道地的日本拉麵, 麵的Q度令人讚賞, 不過整體來說又油又鹹, 熱量脂肪驚人, 兩三片薄薄叉燒五花豬肉,吃不到什麼好料.個人認為, 一樣的錢拿來吃一碗高檔牛肉麵, 可以吃到大塊牛肉, 感覺C/P值大於日本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