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都市景觀為什麼贏不了東南亞,比起來簡直是禿頭

說真的 摩天大樓並不代表進步

許多歐美先進國家

像我去過 溫哥華、維也納等,也都是比台北富裕的地方

他們也沒什麼高樓建築

而且保留很多自然風光

像是美麗的河岸、海岸

台北的河流能算是河流嗎?

旁邊都是水泥河岸,加高樓建築.....

這種都市景觀真的很鳥....
我個人認為是頂樓加蓋的問題太嚴重所導致吧!

話說頂樓加蓋算是台灣的另一種風格
幾年前一個帶一個香港來的親戚上101觀景台
然後以佩服的口氣跟我說 台灣真的好先進啊!每一棟大樓的樓頂都有加裝太陽能板
我正在想對方怎麼會這樣說的時候
他說不過你們的太陽能板怎麼有紅色、綠色、藍色各種顏色及造型呢?
我說...那個應該不是太陽能板
說真的每次經過國父紀念館時看到在蓋的巨蛋就覺得頭很昏。
台北市又不大為什麼要把巨蛋蓋在市中心,整個規劃上就是有問題。
有那個國家是這樣子的嗎,真的很受不了。
板主 並不是高樓多就是景觀會好看
你可以去找一下倫敦 巴黎 等等的歐洲國家
高樓大廈用手指頭可以數出來
這樣不代表景觀不好 也不代表落後

高樓越多,環境的衝擊一定越高
空氣環境也會很遭

蓋那麼多大樓,若沒有足夠的利用率,也是多餘

另外剛看的圖片攝影角度 有點不太公平
台灣城市各種違建太多,導致景觀雜亂無章。


台灣喔
既沒有復古美輪美奐的建築~也沒有嶄新雄偉的大廈

不過有我最熟悉溫馨的頂樓加蓋....違章建築...醜怪大樓公寓....高地差馬路等等
chiang:加減點一下啦,不然最近要買server,總價快5百多萬,貴到想罵髒話.......
用google street view看看台灣,再看看歐洲或美國日本
你就知道台灣市容有多醜
台北那麼多年都沒進步了!
都市景觀這樣剛好而已!!!
台灣的建築規劃幾乎都是以利益為出發點,建蔽率容積一定要蓋滿,哪種房子樣子好賣就抄,也不管比例是不是好看,弄得一棟建築裡有歐式,日式,美式,歐式,中式(用個羅馬柱或鍛造欄杆就叫歐式建築!?山型磚就是日式風格!?),陽台能外推就外推,能搭鐵皮就搭,能多佔一塊地就佔,整個都市景觀看起來像是沒有文化的大雜燴,不知道偉大的都市審查委員做了些什麼事?政府行政部門把了哪些關?

台灣對美感的教育也是貧乏得可憐....

我在美國洛杉磯街頭拍照可以拍到記憶體及電池都不夠用,在台北街頭快門就是按不下去....
台灣的問題不是高樓多不多,而是美感教育不足。道路兩側建物永遠是緊靠馬路而不做退縮。
台灣人只知到都市計劃跟土地除重劃,但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都市設計(Urban design)"。
都市設計這種東西在歐洲、美國、日本已經行之有年。
一個都市計畫區的整建築量體配置、綠地比例、街道立面、建築外觀、交通系統等等都是經過特別設計的。
國外真正好的設計是大樓蓋越高,所做的退縮就越多,而且不是每個地方都是高樓林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