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分析高捷虧損的原因第一類 是營運收入連營運支出都打不平 如果是這一類 那高捷真的是路線規劃有問題 甚至是蓋太早了 民眾沒有搭乘的需求 如果是這一類 虧損只會擴大 真的是沒望了第二類 是營運收入大於營運支出 但算上借錢的利息 造成虧損 這表示民眾有搭乘的需求 但當初的造價太貴了 像是高鐵就是屬於這一類虧損 透過和銀行團協商 這一類還有轉虧為盈的希望第三類 是營運收入大於營運支出和借錢的利息 但算上折舊 造成虧損 這一類是最沒問題的到底高捷虧損是哪一種呢?
小弟本身是高雄人,現在外出工作,高雄捷運,我只搭過一兩次,人確實沒像台北那麼多除了高雄人口沒大台北那麼多,另外的原因應該是路線只有兩條,還有搭配的大眾運輸不夠緊密,讓人不方便,以致更少人搭不過這是一個矛盾,人口不夠多,多蓋幾條線,可能虧損更重,但不蓋好密集網路又很難吸引民眾搭乘這些都小事我覺得嚴重的是新聞說"高捷高層都認為無法不虧損,只能讓血流慢一點...",如果公司高層都這樣的心態,那這公司怎麼會好??這樣的高層應該已經不夠格了要知道,身為高階管理者,就算知道目標難以達成,還是要訂一個有企圖心gold跟roadmap,提振一下士氣不然整個團隊都死氣沉沉了,哪還有心力來做些掙扎或努力.
我已經不太像高雄人了最近一年多回高雄都沒有騎到機車都是火車、捷運這樣搭(我家住火車站旁邊)基本上光是搭捷運也能到不少地方三多商圈、新光站前店、夢時代(我好像淨是逛百貨)有時候穿漂亮一點又拎大包小包騎車都有點不方便啊花個幾十塊也還好至少比開車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