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是流氓的最後庇護所~強調本土愛台灣的台灣電影,跟流氓有什麼兩樣?

拿錢去看"雞排英雄"、"大尾鱸鰻"、"大稻埕"這些片,簡直就是鼓勵爛片,戕害台灣的電影發展~~
"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是很用心拍攝的電影,這樣的電影是值得花錢去看的~~~

bigjohn0530 wrote:
拿錢去看"雞排英雄"...(恕刪)



海角七號也很爛!
cowboytwn wrote:
靠網路工讀生支撐的魏德聖也一樣,每一部片子非加入日本時代的梗不可,以為這就是票房保證。

如果拍電影都是為了票房大可學《建國大業》一樣找一堆明星來拍.
先不評論他的電影,我個人還蠻欣賞魏德聖的.我覺得他是一個難得有志氣的導演.
他拍電影的目的就是為了拍一部好電影.為此當初他拍《海角七號》的時候拍到幾乎快破產.
從《海角七號》到《Kano》他用大量素人演員也證明他想拍好電影的精神依舊不變.
看看我之前給海角七號的評價


先說個故事
有一個住在日本的有錢人聽說屏東東港黑鮪魚很好吃,味道獨一無二,就叫僕人千里迢迢前去東港買一些黑鮪魚回日本,自己則號召親朋好友一起來吃,誰知道僕人在回家的路上,把黑鮪魚搞丟了,於是就在附近的黃昏市場隨便買便宜的黑鮪魚湊數,等回到日本開飯後,大家一致都說好吃



同樣的,只要有一些人說海角七號好看(例如媒體一窩蜂炒作),人都會有盲從性,在先入為主的觀念下,
就會有些沒主見的人一窩蜂跑去看,就算不好看也會說好看,因為要迎合炒作起來的普羅價值,否則會顯示自己不專業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才獲得高票房,大家懂了嗎?

不信做個實驗,如果有人把一件便宜到不行的Hang Ten或佐丹奴衣服,在不告知購買人的情況下改印LV的MARK,
馬上在眾人眼中升級成高級貨

所謂電影無國界,一部好電影應該會在各國都受好評,可是海角七號只有在台灣吃的開,除了配樂及唸情書的旁白不錯外,整個劇情牽強,內容空洞乏善可陳,劇情各連結處感覺像為硬湊而連結貫穿

以上評論絕對非空穴來風,講個更現實更具體的
海角七號金馬獎槓龜
奧斯卡槓龜
香港金像獎也槓龜
各大影展影評人已說明了一切


1.上一秒原本互看不順眼像仇人的男女主角,下一秒竟可發生肉體關係,然後就互相愛上對方了(愛田由的謎片都沒這麼戲劇化的轉變)

2.阿嘉千方百計想找尋海角七號的真實地址並期待能夠將信交給老友子,這麼重要的信,在知道對方地址後,卻沒確認收件者,只把信放在老太婆的椅子旁就悄悄走了,這樣安排雖增加淒美感,但極其不合理,因為難保椅子上的老太婆只是附近來串門子的路人甲,就算那是老友子本人,阿嘉不當面告知她那是對她非常重要的信,也難保老友子不會把它當成一般廣告信件將它扔了
昨日的浪子~柯林髮落, 今日的巨星~球德洛, 明日的傳奇~褲濕啦 , 永遠的女神~愛田由

球德洛 wrote:
1.上一秒原本互看不順眼像仇人的男女主角,下一秒竟可發生肉體關係,然後就互相愛上對方了(愛田由的謎片都沒這麼戲劇化的轉變)

2.阿嘉千方百計想找尋海角七號的真實地址並期待能夠將信交給老友子,這麼重要的信,在知道對方地址後,卻沒確認收件者,只把信放在老太婆的椅子旁就悄悄走了,這樣安排雖增加淒美感,但極其不合理,因為難保椅子上的老太婆只是附近來串門子的路人甲,就算那是老友子本人,阿嘉不當面告知她那是對她非常重要的信,也難保老友子不會把它當成一般廣告信件將它扔了


你這講的對!

球德洛 wrote:
先說個故事
有一個住在日本的有錢人聽說屏東東港黑鮪魚很好吃,味道獨一無二,就叫僕人千里迢迢前去東港買一些黑鮪魚回日本,自己則號召親朋好友一起來吃,誰知道僕人在回家的路上,把黑鮪魚搞丟了,於是就在附近的黃昏市場隨便買便宜的黑鮪魚湊數,等回到日本開飯後,大家一致都說好吃


但你這個比喻,比上面的雷點更胡扯!
上線中 wrote:
台灣電影不是重點,太小咖了
重點是那些一撥幾百集的鄉土劇
那些編劇的腦袋才讓人感到訝異


訝異?何解?

以鄉土劇大宗之一的第四台來說~

不管一開始的劇情是啥;是種葡萄、辦桌、還是減肥藥啥的,反正弄到最後一定是大家攏係總裁、CEO,你是我的表親,我是他的姻親,然後為了不知道是啥的利益勾心鬥角害來害去...

千篇一律的劇情模式,很難編排嗎?~

acbc wrote:
,因為我覺得本省妹子很可愛。不覺得很多本土劇女演員都很正嗎?


關鍵字:玻尿酸蘋果肌,肉毒桿菌縮小臉,微晶瓷隆鼻墊下巴,
根本不用開什麼刀,只要在臉上打個幾針,細細的幾cc,十分鐘內就完成了,

話說,現在電視上沒打的,真的...很少很少
同場加映:演藝圈諸小天后,fb正妹,宅男女神,展場sg...
球德洛 wrote:
以上評論絕對非空穴來風,講個更現實更具體的
海角七號金馬獎槓龜
奧斯卡槓龜
香港金像獎也槓龜
各大影展影評人已說明了一切

電影好不好看本來就是很主觀的.我覺得《海角七號》的故事本身是不錯,電影應該是可以拍的更好.另外《海角七號》在金馬獎總共獲得7項獎,在美國和日本參賽也獲得首獎.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回歸到電影的本質,拍一部好電影首先需要一個好的劇本.像《Kano》這樣的故事背景在對岸並不是一個受歡迎的題材,結果他還是拍了.魏德聖拍了《Kano》不是為了想得獎或票房而是因為他不想錯過一個好的劇本.現在的導演有這種思維已經很少見了.
tecowang8 wrote:
海角七號也很爛!...(恕刪)


當然你可以說它很爛,但是確實拍得很用心,比起"雞排英雄"、"大尾鱸鰻"、"大稻埕"這些標準爛片,要值得買票進戲院,而魏德聖也確實受到鼓勵更用心地拍"賽德克巴萊"....

反觀那些真正拍爛片的人或公司,拍出些甚麼東西來?甘A耗鉤哩!!!!!!

台灣電影再這樣下去,只有死路一條~~~
球德洛 wrote:
先知總是不被當代凡人...(恕刪)
我想請問大稻埕到底是哪裡爛,求高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