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2437 wrote:
一隻獅子率領的一群綿...(恕刪)


感謝當然可以感謝個人為台灣所作的貢獻
但是別忘了這些建設本質上最主要都只是為了母國的利益基礎而已

君不見日據時期每年從台灣出口多少的的糖,米,油,五穀雜糧
不過只是想把台灣打造成以農為主的海外生產基地以支持發展而已
好比牛肉都給日本人拿走了
剩下一些湯留給台灣人
可是因為從前的統治者不爭氣沒有作
這樣就值得歌功頌德???

別傻了~
日本人在韓國所作的建設比在台灣更多
有看過韓國人這樣抱日本大腿感恩戴德加巴不得變身成日本人的嗎??
只有台灣人會

雖然八田的確是對這片土地付出巨大的日本人
但也不能把他與日據時期的政治完全劃上等號
正因為瞭解歷史
才知日人對台有目的性建設的同時
其它被刻意忽略不提的傷害有多深


兩相對照,只讓人覺得kmt的無心經營台灣,一堆綠卡的,真是夠了
本來根本是不想回的~
我爺爺就曾差點被日人機槍給打死 被逼跳海逃生
奶奶邊回憶這段往事眼眶還泛紅
Why?? 只因為日本軍人(小部隊)"只是想吃不用錢漁貨" 就下手了

很多人因為並不清不楚日本人在台幹了除了部份建設外其它多少"好事"
我想隨便就列一個關於經濟面的吧~
連腐朽不堪的滿清王朝都嚴禁鴉片
因為戰敗不得已才被迫開放
日本人政府卻公然在台灣幹起毒品專賣生意
韓國有嗎?? 本土有嗎??
就是要徹底瓦解台灣人的身心健康, 磨盡台人反抗高壓統治的情緒與鬥志
一方面又可大賺黑心錢增加大筆稅收
日人當時若視台人為我族類, 會因為建立了部份基礎建設就這樣幹嗎??


日本對台灣殖民地的經濟剝削:鴉片謀略
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研究生

陳珮婷

一、前言                      

台灣鴉片煙的出現,最早可回溯到十七世紀荷蘭統治時期,來自於爪哇島的巴達維亞的鴉片,是當時台灣島土著煙毒的主要來源;自日據時代開始,因為鴉片煙消耗相當大,不僅從日本進口大量鴉片,台灣總督府更下令在台種植罌粟、製造鴉片,鴉片不僅榨乾台灣人民的荷包,更腐化了台灣士紳的抗日精神、戕害台灣人民身心靈健康。

二、日治台之初的鴉片政策

日本早在17世紀後期便開始種植大量的罌粟,罌粟出口貿易一直是日本國庫收入的主要來源。鴉片實為「國貧民弱之毒害」,在《大清會典》中明文規定:「對出售鴉片者,問以出售禁品之罪,枷一月後充軍。開鴉片煙館引誘良子弟者,問以邪教惑眾之罪,杖一百,流三千里。」,惟鴉片吸食風氣已積重難返,台灣尤其嚴重。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伊藤博文在馬關條約的談判席上對中國代表李鴻章大放厥詞,直言一旦日本領台,必使鴉片禁斷 ,惟當第一屆台灣總督樺山資紀來台時,眼見台灣人民濫吸鴉片程度已難控制,為免母國(日本)人感染煙毒,於1895年7月6日發佈《台灣人民軍事犯處分令》,其中第一條明定:「台灣人有下列記載之行為者,處以死刑:...第八項:將鴉片煙及吸食器交給日本軍人軍屬及其他從軍人員者,以及提供吸食場所者。...」,同年11月17日另於日本律令第二十號頒佈的《台灣住民刑罰令》第二十四條一再重申:「凡將鴉片及煙具提供給軍人、軍屬及其它來台之帝國臣民者,處以死刑。」 樺山資紀為免煙害泛濫造成日本國貧民弱,對提供鴉片給日本人吸食的台灣人處以極刑。然而,台灣總督府對於導正台灣人民吸食鴉片的態度卻一再虛應,其原因在於「台灣島的鴉片漸禁論」根本是殖民帝國為掩飾「台灣鉅額鴉片收益」所採取的醜陋伎倆。

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清廷簽定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台灣鴉片究竟「禁或不禁」各方爭議不斷,當時內務省衛生局局長的後藤新平,對台灣吸食鴉片的人口比例及消費金額進行調查。根據統計,台灣吸食鴉片的人口數達二十二萬人以上,佔當時人口比數的8 %以上,若以鴉片進口每斤(600g)十三圓,每公克約二分錢計算,利益之豐,顯非其他農作可以比擬,遂針對台灣的鴉片問題研擬了「台灣島鴉片制度施行之意見書」,該文摘錄如下:「今日台灣成為新領土,而其住民有吸食鴉片之惡習,有關鴉片之稅關收入,據聞竟年達八十餘萬元之鉅。一旦台灣人民吸食鴉片成為習癖,於不知不覺間,將蔓廷至日本內地,屆時惟恐其弊害終將不可自拔。惟對台灣土民,嚴禁其吸食鴉片烟,將遇民性之極力反對,不僅有妨對帝國之心服,勢將導致土寇之蜂起,故若要執行嚴禁,則非經常駐派二師團以上兵力,並犠牲數千之生命,甚至以兵力威壓,為推行一鴉片制度,竟需眾多之兵力與鉅額經費,自擴領土謀殖民之觀點上言,殊非得宜之策,故台灣禁止鴉片烟之制,以暫緩實施不加過問為宜。鴉片販賣部分:可仿內國(日本)現行制度,統歸政府專賣,不准自由貿易買賣之制,於台灣島內設置鴉片特許藥舖除藥用鴉片外,不准買賣;有吸食鴉片之習癖不能中戒者,由政府發給一定之通摺,憑摺向特許藥房購買鴉片吸食。鴉片進口稅年逾八十萬元,若使鴉片專賣,加累原進口稅之三倍,將可增加一百六十萬元收入,總計達二百四十萬元以上,此費額充用為台灣地方之殖民衛生之費途,依所謂生存竸爭之原理,等於實踐以毒之自然定則,將改危害健康之禍源,變為增加國民福祉之手段矣!」後藤認為「鴉片漸禁政策」一方面能夠避免鴉片癮者的反感而引起政治不安,且無庸為台灣鴉片的禁絶浪費任何日方資源;另一方面鴉片進口可科以重稅,稅收得以豐厚日本國庫所需,一舉數得,致使此意見書最後成了「台灣鴉片令」的底案。

當時日本的鴉片王川端音二郎(後改名為二反長音藏)見台灣島民深陷鴉片毒害「商機無限」,便在1895年2月開始大量種植罌粟。同年5月後藤新平訪問二反長音藏位於大阪府三島郡福井村的罌粟園,十足的罌粟產量讓後藤新平興起鴉片出口台灣的念頭,二反長音藏便在後藤新平的支持下,在日本三島郡福井村(今日茨木市福井)全面栽種罌粟,更設立「台灣總督府罌粟栽培試驗地」,立牌象徵日本鴉片進軍台灣的時代來臨。詳如台灣島鴉片制度施行之意見書所言,鴉片由總督府授權專賣不但可以掌控鴉片流向,亦有利財政稅賦收入,台灣總督府於1896年1月22日便對在台的各國領事提出通告,限定各國在該年1月22日以前由外國港口出航船舶所載的鴉片准予卸貨,1月23日後由外國港口出航船舶所載的鴉片不准卸貨,從此,台灣鴉片市場全受日本壟斷。
1897年「台灣鴉片令」公布後確定了鴉片銷售制度,禁止民間擅自製造販賣,設立公家的鴉片製造工廠,由當局統籌專賣,並以成本加三成售出,以毒枭的販毒途徑來說,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是合法的大盤商,交付給地方廳是中盤商,地方廳銷售給販賣人是零售商 。對於吸食鴉片者,皆由總督府統一發給「特許證」,持有特許證的癮君子,可以持證公然向領有「特許販賣執照」的人買鴉片煙膏並公開吸食,完全不受限制。台灣總督府雖一再宣稱,應控制吸食鴉片的人口數,但事實上,在總督府的費心控管下,每每以「調查疏漏、網羅未周」為由,不斷加發特許證,致使領有特許證的人數,一路由1897年的50,597人飆升至1900年169,064人,佔當時總人口數的61% ,其後人數雖有減少,但直至1930年仍維持23,237人以上,除此之外,仍有許多秘密吸者是未列計的。對於鴉片吸食人口居高不下的現象,或許可以用「偷吸者為了方便取得鴉片而申請特許」來解釋,但不可忽略的是,台灣鴉片令的罰則雖然很嚴,但那是針對專門持有吸食特許證所為的規定,台灣總督府依靠鴉片專賣來增加收入的動機是優先考量的 。直至1902年衛生局整理完台灣吸食鴉片人員名簿後,鴉片專賣制度始告完成。
誠如前述,台灣鴉片在總督府的有意控管下,台灣吸食鴉片的人口數不降反增,人民一旦感染煙毒,即需接受適當的治療,否則會愈陷愈深。當時台灣的中醫師人數即不多,在總督府對於中醫師應考的資格嚴格限制之下,中醫師人數更是少得可憐,而且台灣多數的醫療資源多用在日本人身上,即便是本土中醫師願意為台灣人的鴉片毒害進行救治,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亦難見其成效。

三、鴉片收益

鴉片專賣的收益一直是台灣總督府的最大收入來源,1897年鴉片專賣後,當年鴉片進口稅收達1,865,354圓,佔當年度歳入的30.9%以上,1898年鴉片收入更達歳入的46.3%,直至1900年止鴉片收入仍不少於年度歲入的32.4% 。後藤新平藉著販賣鴉片,為日本帝國賺進大把鈔票,卻深深地毒害了台灣島民身心的健康,其藉由美化吸食鴉片的好處,讓世人誤以為吸食鴉片是一種高尚的活動,特別引誘當時的社會士紳吸食上癮 ,使其整天淫浸在鴉片的飄渺世界中,削弱抗日的力量,造成台灣島民的健康及財力每況愈下。再者,從吸鴉片上癮者佔人口的比率來看,自從實施鴉片漸禁政策後,吸食者的比率反而增加了,若從殖民政府的鴉片銷售量與收益多寡,也可以證明日本殖民政府乃假戒毒之名行斂財之實,鴉片銷售量在1989年為166,316錢,收益達1,632,887圓,至1900年為197,465錢,收益為4,617,626圓,當時鴉片的銷售量減少,而政府的收益卻持續增加,正是殖民政府斂財的證據,即便是吸鴉片的人口年年因死亡而減少,政府獲利卻有增無減 。正因為販賣鴉片的利潤,並沒有像後藤所言,用在健康福利事業上,連建設醫院也沒有給吸毒者應有的治療,反將販賣鴉片的收入充支警察費用以鎮壓台灣人民的反抗 ,所以說,許多人稱讚後藤新平很努力改善台灣的鴉片禍害,但由上開數據可知,這樣的觀點仍有商榷的必要。
日本殖民政府專賣局歷年的販賣鴉片煙膏收入相當可觀,在1911年(辛亥年)為5,231,856圓,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增加為6,123,614圓,戰後1920年更高達6,956,790圓,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時為1,802,848圓,1941年爆發太平洋戰爭時亦達1,614,568圓,就連日本投降的1945年也還有509,256圓的鴉片收益 。在鴉片癮者因廢煙或死亡而遞減的情形下,台灣總督府的年度鴉片收入却由1909的460萬元逐年遞增,至1918年其鴉片收入竟達810萬元,相對鴉片特許人口由1908年的十二萬人,遞減至1918年的六萬餘人,其鴉片收入竟完全沒有因特許人數減少而減少。其原因在於台灣總督府一面將原來定價每罐12圓、9圓、7圓的三種煙膏,提升定價為每罐21圓及13圓的兩等煙膏,並減少低價煙膏的產量。另一方面在其所謂「專賣制度」的管制下,任令鴉片吸食者的每人每日平均吸食量,由1901年的每年每天1.8公克提高到1918年的每年每天4.0公克(是前者的2.2倍)。致使鴉片收益大大增加,但總督府卻解釋為「吸食者雖日滅,但鴉片之收入却逐漸增加,此由於加緊取締鴉片走私,官煙自然增加其賣銀,再由於煙價騰貴,且吸食者逐漸趨向於優良品質而有以致之。」 ,雖然台灣總督府一再為自己的政策狡辯,但事實證明,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吸食鴉片而死亡者眾多,但台灣總督府販賣鴉片煙膏的「販毒利潤」從未間斷過 。
後藤新平對於鴉片的販售及流通,則是利用手足相殘的手段,讓台灣人殘害自己同胞,諸如在1895年日軍接收台灣之際自願充當日軍進入台北城的嚮導的台灣人「辜顯榮」,販賣鴉片居然被台灣總督府策封為「良民」,且不久即擔任第一屆「保良局」局長,並自1896年起取得鴉片專賣權,藉著販賣鴉片毒化台灣人民的錢,過著優渥舒適的生活。1929年之後販賣鴉片的遊戲規則改變,後藤新平改將鴉片零售交由各「保正」共營,將零售所得的收益,部分充作各保正的慰勞金(台灣新民報,昭和5年12月20日)。正因如此,鴉片,在後藤新平有意的推動及鴉片良民的推波助瀾下,終致使台灣社會無力奮起,最終只能無奈地接受日本帝國無情的宰制及剝削。

四、台灣人對鴉片毒害的自覺

  台灣人對鴉片毒害並非沒有自覺。1921年「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發起,是以同化運動的角度去向剝削台灣民眾的統治者爭取權益,1923年「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在文化協會的推動下,發展為「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時,總督府發動全台同時大檢舉的「治警事件」(涉案者全台九十九人),代表台灣民眾抗辯的蔡培火在法庭上,即為台灣泛濫的鴉片問題提出嚴厲的控訴:「總督府對同化政策或自己聲名的政策,全無誠意執行。譬如,鴉片問題,聲明採取漸禁主義,時至今日,吸煙人數却沒有減少,無照的密吸者全島到處都有,這豈不等於公開的欺騙。」、「為圖每年600萬元之鴉片專賣收入,竟不恤以國際禁止之鴉片毒害消耗台人的心身,漠視國際之道義。」 ,自此之後,台灣的有志之士,對統治者的鴉片專賣政策,皆保持相當地關注。

1927年「台灣民眾黨」成立之後,該黨曾對當時的濱口首相及松田拓務人臣提出「台灣政治改革建議書」,其中「嚴禁鴉片吸食」是建議改革的重點,由於台灣總督府新公布的新鴉片令對秘密吸網開一面,造成為取得新特許而報名的潛在煙癮者竟達二萬五千人之多,這二萬五仟人不僅暴露出漸禁主義的破綻,也暴露出日據當局對漸禁主義的用力不夠,民眾黨據此理直氣壯從島內外,展開有系統的反抗 。1929年台灣民眾黨的領袖蔣渭水醫師的同學-藥學博士杜聰明氏向台灣總督府提出「設置鴉片治療醫院建議書」,主張應對鴉片癮者短期內全部矯治,但未獲台灣總督府的重視 。台灣民眾黨的建議受到日本當局的捍拒之後,該黨不僅將抗議文改為聲明書,分送日本各重要報社,並電報上海的「中華民國拒毒會」,要求聲援並請其轉報國際聯盟;堅絶反對「新特許運動」,並對國際聯盟提出對日本在台的鴉片政策的控訴,要求應「速採取阻止方法」。當時台灣民眾黨的行動深獲島內外重要台灣民眾社團的支持,不僅全島各地的「醫師公會」(包括台南、嘉義、彰化等等)紛紛響應,代表台灣中產階級以上知識分子的「如水會」,東京台灣留學生組成的「新民會」皆對鴉片問題提出自己的代替方案。1928年台灣民眾黨更指出「台灣的醫師人數,有1118人,聲請特許吸食鴉片人數25,527人,每一醫師只須負擔23人的矯正工作,治療上毫無問題。」 在日本,則有以「新民會」為中心的反鴉片吸食特許運動,於1930年4月18日出刊《台灣鴉片問題》的小冊子,分送日本朝野各界,使其問題政治化,從根本批判過去鴉片漸禁政策的薄弱根據及漸禁政策確立後又追加認可的矛盾,認為日本過去政策乃是受惑於鴉片收入所致。新民會更主張『三年禁煙法』,注重對癮者之整理淘汰及新癮者的強制治療,以嚴厲取締鴉片秘密吸食者及走私及要求遞減每日吸食量、降低鴉片煙膏品質為方法 。台灣人民在歷經長期的鴉片毒害後開始有了自覺及自省,縱使日方態度不甚友善,但仍持續不懈的為導正鴉片歪風而努力。

台灣吸食鴉片人口逐減少,一方面是因為後藤新平的鴉片漸禁政策發揮效用,另一方面則是早期開始吸食鴉片的人多數都已經死亡;惟但根據台灣總督府於1936年所作的調查,台北病院因吸食鴉片就診的人數日本人住院病患2,624人,門診病患17,119人,而台灣人住院病患2,088人,門診病患9,681人。由數據顯示,後藤新平雖一直禁絶日本人吸食鴉片,但鴉片的流通無所不在,日本人亦深受其害;又統計資料中日本人的就診人數雖較多,但實際上有更多的台灣人民飽受煙害之苦,卻沒錢就醫。1945年日本投降,尚待矯正的台灣鴉片吸食者仍有500多人,至於還有多少密吸者,則不得而知。

《附錄》後藤新平個人生平略記
後藤新平出生於1857年水澤藩(現福島縣),畢業於福島縣立須賀川縣學校,曾在愛知縣地區醫院當醫生,1883年進入內務省衛生局擔任衛生局技師,1890年到德國留學,1892年出任內務省衛生局局長,1895年擔任第一任陸軍檢疫部軍務長官,因此結識了陸軍次官軍務局長兒玉源太郎,其後再回任衛生局局長職務。後藤新平在擔任衛生局局長期間,即提出「台灣島鴉片制度施行之意見書」,從此後藤新平與台灣的殖民統治結下不解之緣,而該意見書也成了後藤與殖民地統治發生關係的契機。1898年3月28日後藤新平被兒玉總督提拔為台灣總督府民政局局長,進行台灣抗日運動的鎮壓,並將台灣的糖、樟腦及鴉片納入專賣,並以鴉片專賣的收入支持日俄戰爭,使戰爭支出獨立於國家財政之外。後藤新平的政界人脈以長州閥居多,諸如伊藤博文、桂太郎、兒玉源太郎及壽內正毅等人,與後藤均有深厚的淵源。


不爽分享在01

不爽分享在01

不爽分享在01

不爽分享在01

不爽分享在01

不爽分享在01

不爽分享在01

不爽分享在01
CMCD wrote:
我在新生南路台大前的...(恕刪)


你對歷史知道的太少了
是因為日本政府離台前不甘戰敗的日本軍官不願把完好的機場,油庫,電力設施...完整移交給國府
所以雖然總督府禁止,但很多地方出現欺上瞞下的破壞好讓國民黨來收爛攤子
當然大戰末期的美軍轟炸毀損也是其中一個因素

末代總督安藤利吉不甘心就這樣把台灣交出去
甚至故意扣留天皇的詔書遲發
想策動台灣獨立但沒有成功

不爽分享在01

不爽分享在01

不爽分享在01

不爽分享在01

不爽分享在01

不爽分享在01

不爽分享在01

不爽分享在01
grasscat wrote:
反而要問自己,我們為台灣做了什麼...

我們能為台灣做些什麼....


我們是否能跟前人一樣,犧牲自己為了台灣...???


我們只會嘴炮
只會上facebook
只會部落格
稍稍講到國事就是政治文
我們只為自己從不替後人想
這就是我們這一代
等著被後人公幹
grasscat wrote:
我昨天剛好看過...(恕刪)



我想八田偉大的地方是他利用他的專業
來真真正正的作了一件當時了不起的巨大工程
雖然背後不免有當政者的利益考量

但八田著眼的是以專業與奮鬥完成而非全然殖民者的眼光
所以他能夠超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的森嚴藩籬
擁這種心胸而成大事者

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地方~



ccl5988 wrote:
我們只會嘴炮
只會上facebook
只會部落格
稍稍講到國事就是政治文
我們只為自己從不替後人想
這就是我們這一代
等著被後人公幹



agree +1

日本有其目的性建設台灣 但有八田与一這樣用心付出的建設
撤退來台的KMT爛到透 但也有孫運璿這樣的人繼續台灣的發展

這些都是過去的歷史 也是不爭的事實
結果...哈哈 不少嘴炮只是討論小日本的壞跟KMT的爛

我只看到人... 八田与一跟孫運璿!
日本人離開很久了 總統民選也好幾任了 台灣未來自己握著
有心的話 就學這兩位付出...
Dr.LDS wrote:
agree +1日本...(恕刪)



重點是....
現在台上台下輪來輪去的政黨
這幾年來到底都幹了些甚麼??

很擔心我們半調子的民主
到頭來反而變成極權的笑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