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花400億建蘇花高 不一年花個幾億元補助台鐵台北花蓮路段???


明少爺 wrote:
為何不拿來補助火車票?
...(恕刪)


你買的到火車票嗎?

明少爺 wrote:
小弟我納悶很久 為何...(恕刪)


好不容易選上了


沒有油水他怎麼願意呀

補貼台鐵就補貼不到他身上了

這麼簡單都不懂嗎

chiang :不用耍嘴皮子,有沒有違規你心理很清楚,如果不服,那也可以,等你當01老闆你想怎麼作都可以。

這種靠港的方式,應該不只略作改良而已
貨運碼頭與客貨碼頭,
很多概念應該是不同的。


其實真的只是略做改良而已,
基隆港、蘇澳港、花蓮港其實應該也有部分客運的功能,
話說以前有個「海上璇宮」......


進出船體,這種「便利」是基本配備
但候船,上船,班次等候時間的便利
海運仍難以替代公路運輸。
不過這種影片,
是很符合觀光客嘗鮮的欲望。


海運當然不能完全取代陸運,
基本上站在輔助運輸跟觀光收益的角色上會比較適當。


如果對比於走長隧道或是改建後的替代道路
公路運輸就會比原本的蘇花更安全
花東要的一條,唯一一條保障基本生存權的公路。
補貼個幾十億或十幾億來運嫥,
那和開版的說的,一年發幾張車票有什麼不同呢?


小弟強調的只是能夠在最短時間跟最少花費下讓花東地區的人民有一個選擇,
至於五到十年後的替代道路,
當然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建設,
能夠盡快做當然要做,
但是.....
重點是是五到十年後~


你對蘇花這條路,有土地開發,都市計劃所有的負面印象
但是,人家賴以生存的公路如果只有這一條,
再痛苦也要建


新開道路所產生土地開發的利益本來就是地方人士們主要的角力場,
這是從事土地開發行業的人都知道也理解的常規,
問題是也因為這樣利益糾葛,
會造成原有的道路設計與規劃被不斷變更到讓人心驚膽戰的地步,
也使環境衝擊與工程的難度與危險性直線上升。

小弟也認同再痛苦也要建,
只是這條延宕十幾年的路裡面真的水太深,
角力跟拉鋸不斷在衝撞。

現在或許是民氣可用,
也可能政府站在風頭浪尖上只好暫時喊出要興建,
但是等到事情漸漸冷卻,
會不會真的砸數百億建下去,
實在是讓人懷疑的很~


忘了回你這段,補一下,
請多用花東人的同理心去考慮交通運輸的規劃,
不要言必觀光,行必觀光的觀點去看。


就是站在花東人的同理心上面才會提出海運的建議,
在時限上跟花費上絕對有一定的優勢,
至於觀光價值跟花東地區的命脈本來就有一定的關連,
小弟也認為不必把觀光看成是一件壞事,
倒是那些不斷採集運出的溪中砂石跟衝刺在蘇花公路的砂石車,
或許使用海運會讓他們對道路的損壞少一點......

當然,
沒有補貼這些重型車輛還是會繼續去碾壓道路的,
不管是蘇花公路、蘇花替、蘇花改跟蘇花高。
青杉磊落浪天涯,身如流雲氣如霞,醉臥鈴馬躍七海,笑舞白劍掃天下

綁約像被綁架 wrote:
花東要的一條,唯一一條保障基本生存權的公路。...(恕刪)


馬路跟生存權搞在一起.... 有點好笑. 腳長在自己身上, 如果覺得現有地方不適合居住, 可以移動到適合居住的地方.

台灣土地雖然不大, 但是也有很多適合居住的地方.

人要適應環境, 不是要花大筆錢來改變環境來適應人.

樓上說的好, 搞什麼健保跟22k

人要自己適應環境, 或移動到適合居住的地方

腳長在自己身上, 台灣找不到工作, 覺得活得難過, 也可以搬到大陸啊

dudance wrote:
樓上說的好, 搞什麼健保跟22k


我也覺得說的挺好的!

花東靠太平洋,
那個「太平洋沒加蓋的」名言
放在這裡真適用!
叫人去讀書本來就沒錯
是個正常人就不該說這種話
幾年後再看自己的發問難道不會覺得幼稚到荒謬嗎
我都覺得可笑

明少爺 wrote:
小弟我納悶很久 為何...(恕刪)


台灣人還停留在以前的觀念,一定要開車才叫衣錦還鄉。坐火車哪能襯托出身分呢....
白劍鈴馬 wrote:

其實真的只是略做改良而已,
基隆港、蘇澳港、花蓮港其實應該也有部分客運的功能,
話說以前有個「海上璇宮」......


70年代還有個「花蓮輪」
公路蓋好了再來談海運為輔吧

白劍鈴馬 wrote:
海運當然不能完全取代陸運,
基本上站在輔助運輸跟觀光收益的角色上會比較適當。


那位青年環境智庫成員提出的那兩條日本船與網頁,
夏季限定加上減班停航,
這樣子的海運是來輔助運輸?還是來糢糊焦點?
如果觀光沒收益,運輸又不能達預期的目標
不知道到時是誰來輔助誰?
青年環境智庫,
不是反對蘇花高、蘇花替最用力的那群成員嗎?

白劍鈴馬 wrote:
小弟強調的只是能夠在最短時間跟最少花費下讓花東地區的人民有一個選擇,
至於五到十年後的替代道路,
當然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建設,
能夠盡快做當然要做,
但是.....
重點是是五到十年後~


當然,海運是其中一個選項,
海運也是三到五年後,東北季風來了,
樓上已經有前海軍網友來分享進港經驗
不過,我們對蘇花有安全的公路是有共識

人命關天且花東現在已經面臨困境,
產業、經濟、生活,各行各業
真的不能拖下去
拖了十年,現在就是苦果。
綁約像被綁架 wrote:
70年代還有個「花蓮輪」
公路蓋好了再來談海運為輔吧


花蓮輪就是「海上璇宮」,
當時海運本來就是站在輔助路運的角色,
而從北迴鐵路通車後,
花蓮輪也停駛了。

等公路蓋好再來談喔?
那也只好就等個五到十年後看這條路有沒有蓋起來時再看看吧!


綁約像被綁架 wrote:
那位青年環境智庫成員提出的那兩條日本船與網頁,
夏季限定加上減班停航,
這樣子的海運是來輔助運輸?還是來糢糊焦點?
如果觀光沒收益,運輸又不能達預期的目標
不知道到時是誰來輔助誰?
青年環境智庫,
不是反對蘇花高、蘇花替最用力的那群成員嗎?


夏季限定跟減班停航是那個人的想法,
小弟基本上就是站在輔助路運的角色上來看的。
至於提出這個意見的人反對蘇花高,
小弟就不與置評了,
基本上我只討論這個方案可不可行跟快不快速而已,
即便提出意見的人反對蘇花高或蘇花替,
也不代表這個意見沒有價值。

海運在新路完成前的確有其實施的利基點存在,
只是有沒有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讓這個運輸系統更完備而已。

綁約像被綁架 wrote:
當然,海運是其中一個選項,
海運也是三到五年後,東北季風來了,
樓上已經有前海軍網友來分享進港經驗
不過,我們對蘇花有安全的公路是有共識

人命關天且花東現在已經面臨困境,
產業、經濟、生活,各行各業
真的不能拖下去
拖了十年,現在就是苦果。


海運如果真要實施,
基本上兩到三年內應該就可以上路,
至於航行的舒適度,
其實以使用的船隻來看,
絕對比海軍的船爽度高很多~

小弟也知道現在就是嚐到苦果的時候,
所以我也不反對新建一條新的公路來改善花東地區的運輸,
只是在時間跟工法上這條道路真的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影響,
越早做是越好沒錯,
但是備援的方案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萬一該路發生了任何的不良事故,
以台灣這種卸責謾罵優先的公共政策環境,
這條路突然無力回天的機率實在是太高太高了................
青杉磊落浪天涯,身如流雲氣如霞,醉臥鈴馬躍七海,笑舞白劍掃天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