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台灣很適合的戰機---Superbug

其實Superbug有點像外號,真正應該叫做Super Hornet,也就是F/A-18E/F,為什麼?我的理由如下

多功能,或許有大大認為多功能代表什麼都不精,但是因為台灣的軍事預算也不多,所以一架戰機如果可以有多種功能那可以說一次買齊,配合台灣本身的戰術彈性,後勤也可以有相當的整合,因為平台都一樣,這會有很好的發揮。

本身Super Hornet,有蠻多的衍生型號,可對地攻擊,空戰,可以進行空中加油(夥伴)擁有更長的執行任務的距離,更有電戰機的型號(E-18G),幾乎現代戰爭中可運用的都包含了,本身平台又是戰機,所以生存性比以往專司特定任務的機種,肯定都來的高,甚至可以伴隨攻擊隊伍一同出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NsiLBRe-sA

這段影片拍的還蠻好看的,跟各位分享

F-18大黃蜂不錯阿與F-5設計有延續關係(不要說F5不好..小弟很迷F5的)
其實F20纏鬥性能比F16好..只是過時了..
可以去wiki看 F5 F20 T38 F18 他們的關係
F18與F14相比 航程速度武器都略遜 ,但F14太貴也老了

F22 / 35 不容易弄到
覺得台灣也需要一些 AV-8之類的 垂直升降
畢竟到時候機場會變成功擊目標..
是動畫吧...
是動畫吧...
是動畫吧...
是動畫吧...
F18~ 我們想買...老美還不一定想賣咧
話說咱們對F18早就哈很久了~
無奈老美卻一直賣過期的F16 A/B 充充數
連C/D都還要搞個就地升級...

真是悶~
我們的國防就是這麼可憐
萬能的天神 請賜與我嘴砲的力量
美國政策基本上,要賣給台灣的武器要合乎二大條件:
1.只能賣防禦性的武器,
所以防空飛彈可以,反艦飛彈可以,地對地飛彈不可能。
攔截機可以,戰鬥機可以,攻擊機、轟炸機免談。
潛艦可以,不過絕不會附戰斧飛彈之類,

那為何潛艦要拖那麼久,別牽拖到政治上,最重要的原因是:





























2.只賣台灣已經有能力自製或從其他國家買到的類似武器
愛國者 VS 天弓
拖式飛彈 VS 昆吾飛彈
F16 VS IDF
魚叉 VS 雄風
AIM120 VS 天箭二型
...........

KiKiUnicorn wrote:
美國政策基本上,要賣...(恕刪)


還有威力算強大的雄風~

天劍還有在自製嗎?
KiKiUnicorn wrote:
美國政策基本上,要賣...(恕刪)


其實這類的問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1.防禦性武器的定義:
真的是隨人說的,李登輝時代,潛艇是攻擊性武器所以人家不賣,但是到了阿扁時代,潛艇就不是攻擊性武器了,所以人家要賣了。

2.說到戰斧,連老美的親兄弟英國也是千拜託萬拜託才有的,這類武器的銷售包含有政治意義

3.現在所謂戰機,基本上都朝向多功能走向了,分界已經很模糊,所以去定義戰鬥機,轟炸機這個意義不大,反而要問,如果老美真賣B-1,我們還不要買勒,根本上我們就不需要這種東西

4.其實我們研發武器的背後,都有他國技術上或是政治上的支持(例子很多)
總統先生 wrote:


其實這類的問題我...(恕刪)


其實美國人最大的用意是:

造成台灣武器研發的斷層,
你今天研發出60分的武器,我買上賣你70分的,讓你沒辦法繼續研究100分的。
偏偏我們偉大的國軍永遠都只知愛用舶來品,對土產不願支持。



還有當初為何只賣F-16A/B,而不是F-16C/D呢,主要就是差在對地攻擊的能力上。
總統先生 wrote:
其實Superbug...(恕刪)


印象中好像有看到一篇報導,當年台灣決定要向法國買幻象2000的時候,美國政府曾經想要阻止
這個交易案,當時美國有向我國建議,賣給台灣同樣數量的F-18戰機,取代幻象機的交易,當時我國
政府後來好像還是沒接受這個建議,還是買了幻象2000戰機,不接受的原因好像是因為美國是賣
海軍汰換下來的F-18,而且當時美國也不願意賣AMRAAM,只願意提供AIM-7F麻雀飛彈,也不提供
對地對海攻擊裝備
KiKiUnicorn wrote:
其實美國人最大的用意...(恕刪)


也不對,有關於軍事自主研發,這我是肯定的也是支持的,不過現實中以雄三超音速飛彈為例子,其實來自60年代的美軍概念,所以自主研發這上面是要打個問號的!!應該說衍生自哪裡,會比較合理

Flymonster wrote:
印象中好像有看到一篇...(恕刪)


也是一說,不過在下無法確定是否為真實

不過我這邊要說一下

好像人家汰換下來的東西不好?其實這是不對的,武器有所謂熱機移交,這在部屬上有很大的彈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