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阿羅哈公司為何要跟北市府對槓?

這幾天的大新聞就是阿羅哈與北市交通局的對槓,可是阿羅哈提出的理由,都被交通局一一反駁,所謂民不與官鬥,請問他這麼做有什麼好處?是為了打知名度嗎?還是全公司上下,沒有人敢拂逆董事長陳瑞鈴的意思?
應該有好處吧....現在承德路只剩下阿羅哈,
遷入客運總站的客運業者要負擔建總站的費用,
而且這個總站也只是暫時性的.

搞不好罰款還比遷進去划算.

現在我很怕經過那邊, 每到尖峰時段客運總站附近交通總是大打結.
相對來說, 要搭車到阿羅哈的現址比較容易.

我覺得蓋那個客運總站根本就是頭殼壞去.
人家日本的客運站, 是好幾條車道並行,
週邊的道路也都很寬敞, 甚至還可以直上高架道路.

台北的客運總站, 在重慶北路, 市民大道, 忠孝西路, 館前路這個Block內,
客運車進出口只有一條, 然後週邊又是忠孝橋, 市民大道閘道出口,
又是一堆單行道.

幾輛大客車卡在那邊, 交通就打死在那邊了.
相對來說, 承德路方便多了.

如果你是個常常坐客運車的人, 就可以體會了.
我是覺得如果阿羅哈不願意遷入總站的原因除了網友所說動線不便,對於發車量大的阿羅哈會造成困擾外,另一個便是遷入後會損及他們的營運,一般搭乘客運的民眾通常不太會預約時間來搭乘,到了車站之後就搭最近發車的班次。
阿羅哈如果遷入的話,來搭車的民眾可選擇就多了,在阿羅哈發車的空檔就會被其他客運搶走客人,品牌的魅力一定會大降,甚至可以這樣預測如果一直施行下去,不久將來一定會有長途客運業者將會合併以節省更大的成本。
可是我是很不喜歡很多客運在承德路那邊並排的情形
每次經過那邊,單邊4線道總會變成2線道!!
還有從快車道硬沏到外線道
結果因為前面有車,他一部巴士佔了2.5各車道!!
台灣的行政單位長久以來一直都有這種問題
老想一些奇怪的想法來浪費社會資源及民眾的納稅錢
也就是為了填飽自己口袋
許多的想法應該是要先跟業者取得共識
並且從協調中獲得需要改進的項目
這樣的體制下才會有好的建設啊
不然現在那個新站 , 優點在哪裡呢?
市政府只會說 , 統一管理對於交通會有很大的改善
改個頭啦 !! 這些官員平常不走那裡啊
他哪裡會知道那裡的交通呢?
沒錯!!台北市長及交通局局長是應該去日本看看
人家的巴士站設計是怎樣的
規劃方式及進出車動線樣樣都是經過研討設計出來的
哪像台灣,有錢貪污就好
印象中... 那個總站只是一個暫時性方案,好像一年還是兩年後就會再搬走...
而且似乎有看過報導說總站的建設其實是由各客運業者所分擔...
評量過日後再搬遷所要再負擔的相關成本,搞不好罰款還真的比較划算喔...

當然還有像是總站週邊道路也是打結啊... 而且也不容易直達那個地方
( 一定要走上一點路... 不像承德路上可以直接下車立即又上車... )
反而目前阿囉哈的上車處比較可以迅速到達...

事實上... 北市交通局只是將交通混亂的地方由承德路大家都看的到的地方搬到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去...
其實我還真不懂為什麼在總站前面的國光客運怎不順便也搬進國道總站呢?
就民眾上車的便利性來講不就是集中搭車處最好嗎?
我只能說那裏人多到爆,人擠人的狀況直逼百貨公司的周年慶。
不過對我這種每天搭國道客運裋途運勤的人來說,舊不如新。
因為不管如何至少現在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
可是對於要搭像和欣、阿囉哈等長途客運的人來說,新不如舊。

meg8210 wrote:
所謂民不與官鬥


還有一句話叫做官逼民反._.+

貓不是台北人,但是基本上貓覺得那個總站的規劃
實在是白痴= =+


停權計數:3次
承德路本來就不可以給大客車在路邊設置停車點,沒有足夠的停車等人的空間
實在是因為之前也拿不出配套措施所以先放行
如果你常常搭車,應該知道以前承德路大客車那邊的交通又亂又擠,大客車切進來又併排停車又切出去又迴轉真的很危險,我之前騎機車都不考慮騎承德路。加上為了要搭車的人周邊機車停車格也太少,停到滿到不能再滿,周邊都是老舊房屋跟狹小的巷道,萬一發生火災機車燒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停很多機車對那邊舊市區也是一個很大的潛在危險。我想很多人一定有在那邊找機車車位找老半天好不容易搬車搬出一個車位的經驗吧

現在所謂的國道客運總站其實是臨時性質的,未來真正的總站會在承德路上現在正在施工的大樓,也就是舊台汽北站的對面,有聽說會設置專用的交流道接上市民大道。現在的臨時客運總站設計上的確不良,但是兩權相害取其輕,相較於以往比較差的我覺得最主要是
1.離台北車站較遠,雖然並不很遠,但承德路實在很近
2.周邊出入口動線的確設計不好,各只有單線道可進可出。
3.其他歡迎補充
但他相比以前承德路我還是覺得有幾個更好的地方:
1.同樣是塞,仍有塞的好不好的相對之差:出入口動線單一而且設有專用號誌,也有人在指揮,塞但是比以往來的安全。
2.旁邊就有大量的機車停車格,大部分時間都很好找機車停車位
3.想要去哪裡只要去那邊找車搭就行,各公司前往哪裡一目了然
4.這家沒位子走幾步路就可以去別家買
5.對於短程客運來說,例如前往新竹,候車的空間較以往來的好

未來的國道客運總站設計上有沒有問題我不確定,不過以台北車站周邊的街廓跟都市計劃以及產權問題,我覺得為了要緊鄰台北車站,就算是設在承德路上還是會有動線不良的問題,並不是現在臨時客運站所獨有的缺點。
做一件規劃案很難以做到兩全其美,一樣米養百樣人,就算拿到一塊良好的基地,做出幾乎完美的規劃,加上幾乎完美的施工,仍然還是會有人激動的說"你們是在為資本主義服務!!",這在我唸書的地方有更深的體會。不論如何,貴在有個可讓大家充分發表意見的環境,但僅以"白痴"兩個字作為對於臨時轉運站的見解,未免流於武斷,並不能信服於人,也未留理性討論的空間。
今天臺北市政府願意扛這爛攤子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還是值得鼓勵的,他們可以什麼都不做放著承德路交通很亂跟大家說等到新的客運站蓋好就OK拉,但是他們還是做了

阿囉哈....今天如果他真有理
1.其他客運業者就會姊姊妹妹站出來。臨時客運站建費大家出,還要付高額租金,大家都不爽,沒人願意跟錢過不去,不會讓阿囉哈在那邊唱獨角戲被阿嚕八
2.交通部跟高雄市交通局也就不會從一開始護著阿囉哈到後來撇清關係同意台北市政府的作法了


danielx.chen wrote:
我是覺得如果阿羅哈不願意遷入總站的原因除了網友所說動線不便,對於發車量大的阿羅哈會造成困擾外,另一個便是遷入後會損及他們的營運,一般搭乘客運的民眾通常不太會預約時間來搭乘,到了車站之後就搭最近發車的班次。
阿羅哈如果遷入的話,來搭車的民眾可選擇就多了,在阿羅哈發車的空檔就會被其他客運搶走客人,品牌的魅力一定會大降,甚至可以這樣預測如果一直施行下去,不久將來一定會有長途客運業者將會合併以節省更大的成本。
這位弟兄顯然沒搭乘過客運吧?
以前在承德路,大家一樣是這家搭不到,就去問下一家啊
況且以前阿羅哈跟和欣客運兩家就在隔壁,難道生意上就沒有競爭嗎?
對面還有一個龐大的統聯包了全省的交通路線哩!

搶不搶生意不是重點
重點是客運總站的設計及規劃
生平最恨只有一張嘴,而毫無半分建樹的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