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幾天的新聞好像都是報導一些孫小姐 跟 吳委員的桃色風波
讓我聯想到三國時代的周瑜.感覺有點像三國頂"麗"的時代背景.
東吳 西蜀 北魏
在三國裡面,周瑜算是能夠觀照全局的聰明人物了
可是不曉得為什麼,這種聰明一碰到諸葛亮就統統失效了;
諸葛亮到底比周瑜多出來了什麼?
諸葛亮比周瑜多出來的,是人生一種更高層次的聰明。
真正要形容,應該叫做智慧。
智慧不是機智,不是知識,更不是對外在環境全面性的觀點。
智慧所呈現的,是一種生命的態度。
它讓人往內在去看到自己內在的心靈,看到別人內在的心靈。
這幾乎是諸葛亮和周瑜最大的差別了。
諸葛亮看得到別人,也看得到自己,但周瑜卻只看得到別人,看不到自己。
這是為什麼我們一天到晚看到周瑜面對諸葛亮時老是在抓狂,老是被諸葛亮操縱,
這是他不自知的部分。
聰明的周瑜遇到了諸葛亮為什麼竟顯得如此愚蠢?
這是因為他少了一種內在的觀照,無法在面對事情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內在。
周瑜向來是個表演者,他一切的努力,都是要從別人身上獲得掌聲。
對於必須靠這麼多掌聲與讚美才能滿足的人而言,周瑜自己並沒有看出這點,
當然很容易就落入了諸葛亮的操控之中。
周瑜的人生算是十分美滿的,不僅長得帥,又懂音樂、又會打仗,又娶到絕世美女小喬。
以他的條件應該過著幸福快樂的人生才對,
可是為什麼他會被諸葛亮整得那麼痛苦,老是大嘆:『既生瑜,何生亮』?
也許,周瑜的人生是一種完美的比賽。
很多人的人生都是這樣,然而這很可能也就是痛苦的開始。
人往往習慣先去注意優點,而忽略了缺點。
假如你懂得從整體去觀照人生,也許就不會只注意優點而疏忽了缺點。
若從周瑜真要跟諸葛亮比較,諸葛亮老婆那麼醜,家裡又窮,也不懂音樂,薪水又領那麼少,
還和劉備簽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約,這樣的人生,實在沒什麼好羨慕的。
偏偏周瑜要鑽牛角尖,固執地要往自己不如別人的缺點裡面鑽,讓它來妨礙自己的幸福、一輩子痛苦。
人的優點是否就代表了他生命的成就或者幸福,這其實是很難說的。
優點就像水一樣,是可以載舟,也可能覆舟的。
其實,人的一生有甚麼好比的:
10歲看智力,20看學歷。
30看能力,40看經歷。
50看財力,60看體力。
70看病歷,80……看黃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