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轉寄的一篇文章
貼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孩子的教育父母真的要負很大的責任的

========================================

我十六歲,我沒有手機 【Angela Lin】 中國時報A15/時論廣場2005/12/20
近日看到不少台灣「卡奴」的問題,心理有所感觸,以我一個高三學生的觀點,我認為問題就出在小孩的零用錢取得,及更進一步手機使用的問題上。
我今年十六歲,即將升上十二年級,從五歲舉家移民澳洲至今,我沒向父母領過零用錢;更由於每天由父母接送上下學,所以也沒有使用手機的需要,至於連我母親在澳洲都申請不到的信用卡,在我,更別提有沒有信用卡的問題了。
我不知道其他亞裔澳洲孩子的情形,但我知道我的澳洲同學不少跟我一樣,沒有手機、沒有零用錢也沒有信用卡。難道我們這種年級的孩子不需要社交或不缺零用錢嗎?事實上,我們也需要買朋友間的生日禮物,再加上情人節、聖誕節等等,彼此間的互相饋贈,禮數也不少。只是,我們習慣自己去掙錢。
在澳洲只要滿十四歲又十個月就可以開始打工,事實上學校在學生滿這個歲數後也會安排兩週的工作實習課,所以澳洲孩子普遍都有自己打工的習慣。我的不少同學會利用下課到超市或速食店打工,一小時澳幣七元(一澳幣大約二十五台幣)的基本工資,一星期做兩天,每天五小時,一週就有七十元的收入,這可能是他們的零用錢,也有的同學還必須按比率分擔家裡的開銷,收入七十元,也許他要上繳家庭信託二十元。
沒到超市或速食店打工的同學,有的會利用假日替人洗車,一家三兄妹沿著社區挨家挨戶的按門鈴尋找工作機會,洗一輛車五元,一天下來洗個十幾部車的機會不是沒有;還有就是發傳單或替慈善單位募款,或是像我,利用下課幫其他較小的孩子做伴讀,一小時澳幣十元左右,一週工作六小時,這就是我的零用錢。到了十一年級,我也開始幫其他孩子修改作業賺錢,及利用暑假找商機替台灣來的商人做口譯,林林總總的小工作,就是我們的零用錢。弟弟今年十二歲,他則幫鄰居清理游泳池或垃圾桶,賺取自己的零用錢。
談到手機,可能是環境不同,在澳洲一般同學上下學都由父母接送,所以除了通學的同學會用手機外,很少看到同學用手機,甚至像我們學校,根本禁止學生帶手機到學校。有手機的同學幾乎都使用預付卡,父母通常都給一個月十五至三十元(約台幣三五○至七五○)的額度,方便父母連絡我們用。如果不用預付卡,電信公司也有所謂限制通話費措施,手機的申請如是父母為子女申請手機,可要求電信公司做通話額度限制,只要孩子手機額度超過限定就自動斷線。
談到預付卡,電信公司為了 方便使用預付卡者,還推出預付卡與預付卡間互打免費的優惠專案,我想這些都是推出給學生的優惠措施吧!手機有通聯需要才能使用,使用有額度上的限制,盡量找免付費的方式通話,至於在家裡孩子使用電話需要通過父母同意等等,這些都是澳洲父母給孩子「省著用錢」的基本花錢觀念。
至於我們家人沒有信用卡可以用的問題,並不是我們沒有用卡的習慣,而是因為媽媽在澳洲是專職的家庭主婦,雖然其名下有存款,但是沒有薪資收入,根本就被發卡銀行拒絕,辦不成一張信用卡。所以我們家只要現金卡,沒有信用卡,至於連讀大學的表哥都沒有的信用卡,更別遑小小年級的我有信用卡了。所以,「卡奴燒炭刷掉生命」、「當街搶劫,卡奴鋌而走險」,「百萬卡債、連累爸媽」等等台灣的卡債問題,以我一個小孩的觀點,認為問題就出在台灣父母給孩子錯誤的零用錢觀念及錯誤的使用手機觀念。動則數百、數千,甚至上萬的零用錢,拿得何其容易,花錢花的何其容易,用手機聊天聊到上千、上萬何其開心,燒錢又燒得何其容易,當然長大後信用卡也刷的容易多了。從小沒有掙錢不易的觀念,長大後又怎麼會有正確的金錢觀念呢!這就是一個十六歲小孩對卡債問題的見解。 (作者為澳洲布里斯本十二年級高中學生)
【Angela Lin】 wrote:
以我一個小孩的觀點,認為問題就出在台灣父母給孩子錯誤的零用錢觀念及錯誤的使用手機觀念。動則數百、數千,甚至上萬的零用錢,拿得何其容易,花錢花的何其容易,用手機聊天聊到上千、上萬何其開心,燒錢又燒得何其容易,當然長大後信用卡也刷的容易多了。


很多人也都是沒有零用錢
但花錢的觀念依然很差
重點是有沒有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如果觀念正確
零用錢多拿一點
搞不好小孩還會存起來去投資
觀念不正確
去偷去搶辦卡刷到爆也是有錢花
卡奴和小孩拿零用錢太容易沒太大的關係
和理財觀念薄弱
及追求過度的物質享受有關
很多人身陷「延後付款」這樣的迴圈中
.
.
.
我還是認為....
救卡奴幹嘛?不要搞亂金融秩序好嗎?
為何我們幫這些卡奴「擔屎」呢
我是Hiroyuki

hiroyuki2243 wrote:.
.
.
我還是認為....
救卡奴幹嘛?不要搞亂金融秩序好嗎?
為何我們幫這些卡奴「擔屎」呢



對阿~
最近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老爸不給我個人辦附卡了~
原因就是怕我(你)變成卡奴啦~



喔..對了~樓主阿~
下次請你的朋友要放炮的話~請找其他家的時報~千萬不要找中國時報~

因為都亂加料~還經常亂改投稿人的文章~而且還沒經過同意~就改了~~也沒事前說明~


這篇看起來是要考Year 12的CSL(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所寫的文章
咦? 我怎麼會知道? 想當初, 我也考過
呵呵 不過我的中文比較好所以考的是CHINESE(Chinese as first language)

她寫的大部分都對,我的錢大部分也是自己打工賺來的.
However他有一點是錯的
錯!錯!錯!
電信公司也有所謂限制通話費措施
我在澳洲三大電訊之一打工超過五年.
公司本身並沒有這種系統,據我所知其他的公司也沒有.Telstra and Vodafone.
如果有的話,就不會有客戶抱怨說我的帳單太多了
lol 除非Brisbane n Melbourne的系統不一樣! 

在澳洲辦手機,我們要做各Credit Check, so called 信用審查
沒有工作基本上都很難辦了
21歲以下根本就不可能辦合約
除非你是當兵的 or 警察才可以. 因為他們有特殊的ID
常常有客人責怪和抱怨 甚至開罵 為什麼我們公司的
這麼難過 我們都要好聲好氣的解釋說是要保障客戶的權利
因為實在有太多人消費時根本就沒有想到兩年的合約他們知道付不付的起
很多青少年根本就不會去想
他們只會想 現在爽就好了!

打中文字真累
+1.
在這樣亂搞下去,我寧願變成卡奴!
當每期付房貸車貸的人是白痴嗎! e04


hiroyuki2243 wrote:
我還是認為....
救卡奴幹嘛?不要搞亂金融秩序好嗎?
為何我們幫這些卡奴「擔屎」呢
我也是17歲才有手機的呀,問題是出在教育上,而不是給不給錢的問題吧

而且西方文化跟我們完全不一樣,
有些歐洲國家是領周薪或日薪的,因為他們一定要用光錢才來上班,
那美洲呢?別看一般美國人好像很節儉,其實他們才是真正的卡奴,沒有了工作,就像宣告死亡一樣,
只有東亞人才會那麼笨,會存錢,會給子孫錢,會想買給子孫房子....
你問我會什麼?我想我什麼都不會!
我16歲時也沒有手機
因為那時只有黑金剛 買不起
我也是覺得跟打工沒什麼關係.
應該還是要從小做起.
賺多少, 存多少, 再決定花多少.
買東西前再三想想"真的有沒有須要?"
要是真的有, 那一定買.
要是沒有就算便宜也不須要買.
要是能這樣想, 要有卡債也很難吧.
沒有打工過怎麼知道打工和賺錢的辛苦?
當你工作八各小時, 一各小時的薪水不多
你不會珍惜嗎? 教育是重點,但只有敎沒有做。
還是失敗。

我覺得台灣的教育, 紙上談兵的太多
外國是身體力行+教育!

我是在國外長大的 受過台灣小學教育

國外的教育比較平均跟健全!

Audi TT wrote:
沒有打工過怎麼知道打工和賺錢的辛苦?
當你工作八各小時, 一各小時的薪水不多
你不會珍惜嗎?


沒錯~打過工的孩子都知道錢難賺
我從國中到大學畢業為止
做過大概十種左右的工作
每個工作錢都是得來不易啊...

不過...糟糕的是
我覺得自己賺到的錢花起來特別爽啊
敗起家來也很快滴

回想起來...應該恪遵「延後享受」
先存點錢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