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路是說:我們對孫中山的認識不如幕末志士因為不管海峽哪一邊,近代史裡的人物都有太多政治忌諱要不無法深入地作為影視材料拍成電視電影要不就是雖然拍了,但顧忌太多企圖太多,結果毫無生氣很快就被觀眾遺忘其實這很正常啦只是反映這百年來的中國與台灣政治現實非不為也,實不能也舉例:有可能拍出一部讓大家都滿意的蔣經國傳或李登輝傳嗎?不要鬧了至於還在混的,就更別提了
大律師 wrote:我蠻喜歡幕末的日劇如...(恕刪) 戲劇自然是經過了相當程度的美化!就算是歷史上的記載, 也可能因為需要經過加工比方! 龍馬! 我最欣賞的日本人與幕末志士龍馬傳 & 漫畫"硬漢龍馬" 就差很大而史實上對於龍馬是否真的促成 "薩長同盟" ... 等歷史偉業..也開始產生許多質疑(有一說是這兩個強藩早就不爽幕府, 可是不能明著來, 只好找一個只有浪人身分的第三者)不過多數人還是不在意歷史的真相因為這"故事"可以激勵人心當然啦! 也很期盼國內能拍這類的歷史大河劇特別是片尾的 XX 紀行 ... 這才是打觀光廣告的大好機會呀
以一個醫生要搞革命,還要寫建國大綱、實業計畫、五權憲法。需要的知識範圍涵蓋商業、科學、法律、憲法、政治、經濟、地理、歷史........三峽大壩他早就寫進去,而後人在一百多年後才完成。高原鐵路、連縱中國國內鐵路跟蘇俄的歐亞鐵路也要開始做了。幕末的那些武士還找不出有誰像孫中山懂自己的國家又通曉歐美(還不只一兩國)的人。
EizoT766 wrote:以一個醫生要搞革命,還要寫建國大綱、實業計畫、五權憲法。 其實後來他被爆料了!這些都不是他做的。他死後後面的專人幫他寫連革命他好像只是一個募款者的角色。行動的規劃好像不是他做的!所以當年好像沒人說他是國父...因為還有太多人付出更多,不過也有人專門出來收稻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