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版友有沒有看過一篇在網路上流傳的文章,叫做「一個36歲竹科RD主管寫的文章太精彩了」,
文章中的主角工作很忙,雖然賺了很多錢,可是心靈卻倍感空虛,覺得那麼努力上進卻沒有一位可以陪伴支持他的人,並且說他們部門的 RD 不是離婚就是未婚,工作有所成就,可以感情路上卻窒礙難行,好像當 RD 人生很悲慘一樣,當 RD 注定就要這麼苦嗎?應該有解決之道吧。
因為我也是 RD,只不過學歷不高待的是小公司,年薪當然無法和園區的大公司媲美,
當工程師的尤其是學理工的,一般來說個性都比較內向,比較喜歡靜態的活動,
因為研發的工作經常需要專注的思考,對電腦或機器互動的時間比人還多,
如果一下班又是做回電腦前上網、玩遊戲,除了讓自己更宅,長期而言對健康不利。
我想一個人快樂與否事實上要從心態出發,那位 RD 主管因為生活過的太緊張而少了休閒生活,
這在現在的職場似乎是普遍的現象,學理工的人頭腦大都比較死,不懂得隨機應變,這是我自己的覺悟,
如果對人的應對也是如同在解決軟硬體 Bug 時的那種作法,很容易傷害人際關係,我以前的個性就害我吃足苦頭,
我想很多 RD 都是兢兢業業的在崗位上服務,每位 RD 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
至於具體的作法,我先拋磚引玉一下好了:
(1) 培養幾項嗜好,例如旅遊、閱讀、唱歌、運動等一些能讓你樂在其中的興趣,有機會認識一些同道中人。
(2) 休閒時間除非必要否則儘量少用電腦,多看書或學一門外語來充實自己,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和機會來和不同行業的人聊天,看書是快速或去他們經驗的好方法,電腦螢幕其實是很傷眼睛的,所以我不鼓勵花太多時間瀏覽網路文章。
(3) 假日可以從事一些平常沒有時間做的活動,例如整理房間、清理一下環境,聽說有些美國的 CEO 下班會在家裡修剪一下花草,或是出外去遠行遊山玩水,自助旅行從以前的奢侈品變成好像必需品了,想做什麼事情,只要不妨礙到別人,就不需要理會他人眼光,Just do it,這樣才能培養冒險犯難的精神,讓自己常保年輕。
(4) 流水不腐,好心情才能帶來好臉, 好臉才有機會帶來好運,所以訂定一些目標努力去實現它的過程中就會讓你產生快樂,就算失敗了你也會覺得很坦然,也許在這之中就會碰到欣賞你的人,因為被你真性情所感動,所以只要做真實的自己就可以了,不用刻意改變自己模仿他人。
(5) 就算情況再糟,嘴角都要經常上揚,保持微笑,多想像自己以後成功時的模樣,這樣心情會比較輕鬆,很多時候壓力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但願 RD 在工作上有所表現之餘,在生活上也能保持一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