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怎麼樣很愛一些台北保持舊舊的地方,也很懷念很多以前的地方,像圓環,以前士林夜市吃飯的地方,光華商場,以前龍山寺附近等等(其實對政府的一些都市規劃有些不滿意,拆掉了很多值得回憶的地方,雖然有人說那些地方雜亂)
最近有在找一些舊雜貨店或藥局,每次看到都覺得蠻特別的,可是也越來越少見了(不知道有沒有大大提供北市內還有那些雜貨店呢)
另外其實小弟住的是天母沒什麼老舊的店面或街頭但是因為念高中的關係有個好朋友住在萬華,最近愛上了萬華,在那邊找到了很多很久沒見到的東西,有看到像燦燕(台語硬翻的,不知道中文怎麼打,相信很多跟小弟差不多年紀活在台北市的高中生不知道這是什麼呢),涼元等等,目前在找尋哪裡還有攤販在賣麵茶跟太白粉(這個不知道怎麼講,是把太白粉丟到滾滾的水裡面,太白粉會變成QQ的透明物體,配上熱熱的糖水)一些比較奇特的東西
為什麼會知道這些呢,因為媽媽曾在我小的時候去台東師院修學分所以在那邊住了2.3年有吧,在小時候接觸到很多台北沒有的東西跟生活方式加上媽媽很愛玩,帶我去了很多不同特別的地方
台北給我的感覺是有很進步的地方有世界最高的大樓,也保有了一些早期的生活環境,在台北可以看到老舊的一面也可以看到科技新穎的一面,只希望政府可以保留更多值得懷念的地方不要徹底的執行全新的都市規劃,小弟是很愛台北的
不知道各位對台北的看法呢
您說的"燦燕"是像茶凍般的食品嗎?如果是的話就是最近造成話題的寒天涼食
另外"太白粉"應該是脆圓吧(猜的)
其實台北真的改變很多,小時候最愛在巷子裡跑來跑去,去干仔店買科學麵,果汁棒,還有五元一抽等等,現在卻只有在淡水老街才看的到
小弟是個標準的台北俗,小時候幾乎只有郊遊才看過牛,以為出了台北的地方都是田,像朋友跟我說"控窯"剛開始我還搞不清是什麼,搬到天母之後成為名牌的愛用者,其實同學之間都會互相比較,因為天母有錢人真的蠻多的(但我不是),整個成長過程不是唱歌跳舞就是窩在泡沫紅茶店,唉!其實蠻羨慕城市以外的小孩,從小徜徉在大自然的環境下
台北雖然交通便利,物質享受多,但似乎人們都過分忙碌而缺少一份人情味,不過也沒啥好怨嘆的,珍惜擁有的才是最重要!
ptx wrote:
"燦燕"?? 是吃的嗎? 你說的是"菜燕"嗎?
"涼元"?? "涼圓"嗎?
米茶和太白粉就不知道是說什麼東西了
如果是麵茶,上次好像有看到攤販,很少見了
要找雜貨店,政大旁邊有一間,其實到台北縣還有不少
sorry大大的糾正小弟因為真的很少看到招牌所以也不知道這些東西的正確字,所以是台語想辦法打成中文的
,錯字也都改了,另外北縣實在有點大,小弟比較針對北市
另外最後那個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因為我只知道他的原料是加水的太白粉,攤販出現會有聽到呼嚕呼嚕的滾燙開水聲,然後他因該是把和著水的太白粉加到滾燙的開水中然後沒多久端上來的是一個碗裡,碗中會有熱熱的糖水,然後糖水中會飄著一塊快QQ的透明固體,就是受熱後的太白粉
另外還有二種類似糕得東西不知道有沒有大大能告訴我名字,一種是QQ的有一種水水的,白色會有一個一個坑洞在上面,顏色是白色,切成長方形
另一種也是白色類似糕類的東西,整塊有一點點鬆或是沙沙的不太會形容,有些中間會包紅豆餡,可以從側面看到餡料,也是切成長方形
Enjoy my life~
shawnwu wrote:
我, 100%台北人...(恕刪)
我也是100%的台北人...
真的覺得台北好...
以前在紐約呆了半年囉...還是因為想念台北市回來了...
很方便...什麼都有...
雖然越來越堵車...
小時後的記憶...
印象最深...應該是我家旁邊的北淡線鐵路吧...
以前可以站在廚房...看看樓下爸爸回家沒...
至於雜貨店的記憶...
我家對面以前有一個雜貨店...
小時候一定要去買塑膠袋裝的沙士...
為什麼不是玻璃瓶...因為錢不夠...退瓶先...

有一次趁媽媽不在家去買卡里卡里...再來一包中20幾次...
換到老闆娘手軟...我媽傻眼...餐桌上都是開過的卡里卡里...

現在我家附近還有一間雜貨店...
老闆做生意做好玩的吧...每天開店門餵野貓、玩象棋麻將...

eurowings wrote:
另外最後那個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因為我只知道他的原料是加水的太白粉,攤販出現會有聽到呼嚕呼嚕的滾燙開水聲,然後他因該是把和著水的太白粉加到滾燙的開水中然後沒多久端上來的是一個碗裡,碗中會有熱熱的糖水,然後糖水中會飄著一塊快QQ的透明固體,就是受熱後的太白粉
那叫麵...什麼的 兩個字 忘記了
現在幾乎沒看到有推車在賣了(現在小孩大概也不吃這個吧)
小時候阿媽會作給我吃
eurowings wrote:
像圓環,以前士林夜市吃飯的地方,光華商場,以前龍山
圓環是我最想不通的地方 拆了又蓋 蓋了又拆
蓋到最後出現一個太陽能屋 要不是卡在這個當初花了很多錢 不然早拆了
舊士林夜市忘了是為什麼拆的
不過我覺得新夜市有把味道留下來 地方也變乾淨很多
這點我覺得還不錯
光華不拆不行 可以算是危樓了
不過現在經過那還是會覺得有點感慨
原來這裡那麼大...
身邊很多東西都在慢慢的消失(印刷技術進步 現在電影院的看版已經不是用畫的了)
有興趣可以去找一些以台北市為背景的老片來看
我記得有一部是澎恰恰演的 場景在西門町(那大概是20年前)
看到那時的西門町有很多售票站 真令人懷念
eurowings wrote:
最近有在找一些舊雜貨店或藥局,每次看到都覺得蠻特別的,可是也越來越少見了(不知道有沒有大大提供北市內還有那些雜貨店呢)
我家附近目前還有
有空的話可以來青年公園附近的南機場公寓夜市(在中華路二段300巷到313巷)
目前還有兩家 313巷一家 311巷一家
目前還買的到一下小時候吃的到的小零嘴
至於夜市的東西我就只建議下午一點半才開始賣的彰化肉丸(313巷雜貨店旁邊的路邊攤)
人很多記得排隊
其他的東西在其他地方都吃的到
屬於大眾口味
不建議大老遠從天母跑來吃
eurowings wrote:
另外其實小弟住的是天母沒什麼老舊的店面或街頭但是因為念高中的關係有個好朋友住在萬華,最近愛上了萬華,在那邊找到了很多很久沒見到的東西,有看到像燦燕(台語硬翻的,不知道中文怎麼打,相信很多跟小弟差不多年紀活在台北市的高中生不知道這是什麼呢),涼元等等,目前在找尋哪裡還有攤販在賣麵茶跟太白粉(這個不知道怎麼講,是把太白粉丟到滾滾的水裡面,太白粉會變成QQ的透明物體,配上熱熱的糖水)一些比較奇特的東西
我只認識"菜燕" 可是沒吃過
賣麵茶的話 有一些賣米花的移動攤販會賣 可以去跟他們買
至於地點他們會隨時移動
只能睜大眼睛看了
太白粉自己做即可 難度不高
口味跟在外見買的都一樣
不用特地出去找來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