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緊急 輻射外洩確定 日本輻射升級為五級 人應撤至80公里外 福島第一核電廠1號2號3號4號機氫氣爆炸 日本9.0 大地震

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 維基


台灣各地輻射值監測

日本各地即時輻射監測1

日本各地即時輻射監測2


--------------------------------------------------------------------------------

日強震》罹難達11578人 美日擴大搜尋
2011年04月01日 11:41

日本NHK報導,日本警察廳今天宣布,至上午10時止,強震及海嘯已造成11578人罹難,16451人失蹤,日本自衛隊和美軍開始大規模搜索失蹤者,自衛隊出動約100架飛機和50艘艦艇,美軍出動20架飛機和10艘艦艇,日本海上保安廳和警消部門也將投入,搜索範圍從岩手縣到福島縣沿海及離海岸20公里海域,但不包括第一核電廠周遭30公里以內。

搜索行動預計進行3天。

================================================================================





輻射污染標準值

小檔案︰鈽

來源:一般核能反應爐內的鈾燃料,鈾235佔5%以下,鈾238 佔95%以上。鈾238在反應爐內作用、經中子照射,就會產生鈽239,再吸收一個中子就會產生鈽240。

半衰期:鈽238為87年、鈽239為2萬4千年,鈽240不穩定,其半衰期較難以斷定。

擴散:主要會被水帶出來亂跑,不像碘和銫會成氣體向外飄散。

特性:放射性毒物,如果進入人體血液,將在骨髓中存在多年,導致罹癌的嚴重後遺症。鈽可製原子彈等核武,受到國際高度管制,一般核電廠不得提煉。但也核准部份地狹人稠的國家,如日本、比利時、瑞典、英國、法國等國在簽定不得製造核武的協定後,利用鈽作為核燃料,因為鈽產生的用過核燃料,其體積能縮小95%,提煉後可再利用為核燃料。




美國的太空計畫中,使用核子輔助動力系統(Systems for Nuclear Auxiliary Power, SNAP)提供電力。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為鈽238(238Pu)、半衰期89.6年,發射阿伐粒子,可提供發電的壽命長達5年;由阿伐粒子產生的熱,使熱電偶產生電。

在1970年夏季,有一顆美國人造衛星在義大利上空墜毀。人造衛星進入大氣層時,由於速度很快,與空氣磨擦產生高溫,會熔毀整個人造衛星,而鈽238也隨之散落於全球各處。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應美國駐華大使館的請求,協助在北臺灣取些土壤樣品,送回美國環境度量實驗室(紐約)分析。這取樣的工作交由清華大學保健物理組執行。一共在新竹市、桃園縣龍潭、臺北市、臺北縣乾華四處取樣,經美國分析後,數據於1971年2月公布如下:

•鈽238,平均0.038毫居里/平方公里(人造衛星落塵)
•鈽239,平均1.28毫居里/平方公里(核子武器試爆落塵)
這是北臺灣土壤中最早的鈽含量數據,而美國贈送的取樣工具為一圓筒式鋼製品,一端有把手可以旋轉,另一端為尖銳的挖土口,遂成為我們後來取土樣的工具。

--------------------------------
鈷56 碘134小檔案



●鈷56:鈷元素家族有7種同位素,即鈷55、鈷56、鈷57、鈷58、鈷59、鈷60、鈷61。鈷60是一種穿透力很強的核輻射元素,是反應爐內鋼材被活化出的物質,輻射鋼筋就有鈷60,可能導致白血球減少、引起血液系統疾病,嚴重的會使人罹患白血病(血癌),甚至死亡,鈷56跟鈷60同樣有放射性傷害。



鈷56的半衰期為77天,若福島2號機積水驗出輻射劑量真是達每小時1000毫西弗以上,在不經除污情況下,估計至少要到5年多後,劑量才會降到自然背景值的10倍。



●碘134:原子核分裂的核種,半衰期0.876小時,不到53分鐘,比福島電廠原先測得的碘131半衰期8天短219倍,一般環境3小時以後就不易測到。






-----------------------------------



貝克與西弗小檔案



放射落塵是否對人體造成傷害,要視其活度與壽命而論。活度是指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種每秒發出多少輻射,而壽命則指放射性核種半衰期的時間長短。



「貝克」是量測活度的單位,指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種,每秒原子核衰變的個數,每秒自發衰變一次為一貝克,衰變過程會釋放出輻射物。



「西弗」則指人體器官或組織於單位時間內平均所接受的輻射量,單位如毫西弗/年,或微西弗/小時,一毫西弗等於一千微西弗。





日本核電廠輻射外洩,民眾擔憂水源或食品遭到含有碘131或銫137等核種污染。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資料,碘131在大氣或環境中會很快分解,「半衰期」為8天,但是銫137的「半衰期」則長達30年。


所謂的「半衰期」,指的就是放射性物質會透過放射出粒子及能量,逐漸變得較為穩定;至於放射物何時才能消退,關鍵就在於「半衰期」的長短。以日本茨城縣菠菜及福島水源測到的銫137為例,半衰期要30年,也就是要經過30年之後,銫137的放射性才能消減一半;再過30年後,又再減一半,得經過兩個半衰期,其放射性才會剩下原先的四分之一。


原能會也指出,碘131的劑量只有在核子意外事故的最初幾天較高,主要曝露途徑是在新鮮的牛奶裏面。至於受碘131污染的水果和葉菜,食用前只需用水清洗或削皮,就有除污的效果。

碘自然界半衰期:8天


人碘體半衰期:5天


碘對人體主要影響:甲狀腺,可能導致甲狀腺腫瘤。


對策:缺碘的人會吸收比較多、大概吸收80%,碘充足者,相對吸收少,則只會吸收10%。平常可以適度食用海藻、海帶。危急時須服用碘片的話,總共要吃3片,可降低吸收至1%到2%。


銫137


自然界半衰期:30年


人體半衰期:70天


對人體影響:散佈在全身細胞,對輻射敏感器官特別有傷害,特別是乳癌。


對策:多喝水,可以協助排出,暴露時儘快就醫,在醫院有解毒劑、螯合劑等可供治療。


資料來源: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


日本福島核電廠的事故,因為幾次的爆炸,造成輻射物質的外洩,結果周邊國家一陣恐慌,連歐美各地都無法倖免。碘片一夕之間成為熱門商品,在拍賣網站上價格狂飆到比黃金還值錢,連對岸的大陸都掀起一股搶購食鹽的風潮,只因食鹽中含有碘!不過,到底碘片的作用是甚麼?是如何防止輻射?受到怎樣程度的輻射污染才能服用?有甚麼副作用?卻是沒有人關心或討論!尤其台灣的媒體,到處去訪問核電廠附近的居民,好像碘片就是救命仙丹!卻沒有人肯花一點時間好好查一下資料,實在是令人無言!

碘片為什麼可以防輻射傷害?是因為輻射塵有一種放射性物質叫碘131,它會被甲狀腺吸收,造成甲狀腺的傷害。服用碘片,是使甲狀腺先吸收足夠的碘,可使有害的碘131侵入時,吸收量達到最小。

輻射外洩中所含有害物質包含放射性的銫、鍶、碘等,其中以放射性碘主要會造成對人體的傷害。因為人的甲狀腺是用碘做原料,供應人體所需的甲狀腺素以維持新陳代謝,當放射性的碘經由呼吸進入人體後,會進入甲狀腺的細胞中、慢慢破壞甲狀腺組織。核輻射污染發生時,如果盡快服用碘片,穩定碘就可以先蓄積在甲狀腺中,於是放射碘就不容易進入人體的甲狀腺內,可避免傷害。

那麼到底何時才有需要服用碘片呢?請大家先看一下「使用說明書」,應該會有比較清楚的概念;

碘片的使用

一、碘片介紹:

碘是一種微量元素,主要存在於海帶、海苔中,而碘片則是碘化鉀的通稱,含有穩定碘。穩定碘量一般為100毫克,核安演習中碘片劑量為130毫克。

二、碘片效用:

(一)碘片可阻止游離碘集入甲狀腺,只要有足夠的量就可以阻止放射性碘進入甲狀腺,服用30分鐘後,就可以發生阻塞功能。放射性碘由曝露環境吸入到甲狀腺約需10-12小時,故在吸入後3-4小時服用碘片,可以阻擋50%以上之放射碘進入甲狀腺。

(二)服用碘片後,穩定碘即先蓄積於甲狀腺中,食物中適量的碘可維護甲狀腺之正常功能。唯於核子事故發生時,如有大量放射性碘經由呼吸道進入體內,將會傷害甲狀腺,影響甲狀腺功能,日後亦可能有罹患甲狀腺癌之虞。服用碘片後,放射性碘不易進入甲狀腺內,可避免或減少上述情形之發生。

(三)碘片對於核子事故發生時所釋放之其他放射性物質並無保護作用。

三、適應症:

限於幅射緊急事故,保護甲狀腺時使用。

四、碘片之使用時機:

核子事故或有發生之虞時,若達干預基準(預估減免甲狀腺約定吸收劑量)100毫西弗以上幅射劑量時,即可由主管單位建議使用。

五、碘片服用方法:

(一)成人每日一錠(130毫克),孕婦及3-12歲兒童每日半錠(65毫克),未滿3歲兒童每日四分之一錠,請按照指示遵守服用量。
(二)應於飯後30分鐘內服用,每次服用盡可能間隔24小時。

六、服用注意事項:
(一)碘過敏者不可服用碘片。
(二)最長持續服用時間不得超過10日。
(三)應存放於兒童觸摸不到的地點。
(四)兒童服用方法之建議:可磨成粉末,拌合橘子汁、糖汁、果醬使用。
(五)甲狀腺患者、孕婦及新生兒服用時,請遵照醫師指示。

七、不良反應:

(一)少數人服用碘片後,可能出現皮膚疹、唾液腺腫大、金屬性味覺、嘴巴或喉嚨有燒灼感、牙齒和牙齦酸痛、感冒樣之症狀、胃不舒服和下痢。少部份人有較嚴重的過敏症狀,包括發燒和關節痛、臉和身體部腫脹,甚至呼吸困難,但很少見,應立即停止服藥並就醫。

(二)有可能出現流涎(salivation)、唾液腺腫大(swelling of salivarygland)、頭痛(headache)等,這些在停藥後將逐漸消失,如程度嚴重可對症下藥,由醫師處理。

大家看到了嗎?接受到超過100毫西弗以上幅射劑量時,才需要考慮服用碘片!在日本福島處理輻射危機的東京電力員工,目前有六人接受的輻射照射量已經超過100毫西弗,但還不至於對其健康造成立即危害!連最靠近反應爐的東京電力員工,接受到的輻射都才達到服用碘片的標準!那麼距離數千公里的台灣,會有多少輻射劑量?要吸入多少,才需要服用碘片呢?

恐怕,比起輻射塵,政治口水及媒體不求甚解引起的恐慌,才是更可怕的吧?





一座核電廠挺過了地震,挺過了海嘯,還自己乖乖的努力了8小時進行冷卻程序。接下來因為電力撐不住了導致溫度過高,為了人民的安全,日本政府要求的避難範圍從半徑10公里增加到20公里,自主避難範圍(由民眾自己判定)為半徑50公里。能做到這個程度的核電廠,老實說我覺得應該是可圈可點。而且東京電力的人員,日本的自衛隊,駐日美軍,這麼多人一起盡全力〔讓反應爐降溫〕,而不是像某些新聞台報導的〔降低幅射量〕。



幅射量到底是多還是少?怎樣算過量?(單位: micro SV/微西弗)

幅射量在一般情況下,環境中的正常含量是0.1~0.3微西弗/小時。

大家都知道連續並長期暴露在高幅射量下會有致癌危險。



這個會導致癌病變風險的單位量是100毫西弗,每一次不能超過10分鐘。核電廠的工作人員進入反應爐實行各種作業的標準時間10分鐘,是根據這個標準制定的。



而100毫西弗等於十萬微西弗。



照一次胸腔x光,大約是50微西弗。

坐一次飛機來回東京-紐約,大約是200微西弗。

照一次胃部x光,大約是600微西弗。

做一次全身的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大約是6900微西弗。



正常生活一年,所接受到的幅射量,是2400微西弗。

(此處指生活中的微量幅射,包含太陽光中的紫外線,電腦,微波爐,電磁爐,手機…等等)。



東京大學的環境放射線對策專案的人員,在有核能危機的消息公佈以後,每天進行幅射量檢測,提供一份官方數據以外的資料供民眾參考。



東京大學柏校區的數值,這兩天最高值為0.72微西弗/小時

東京大學本鄉校區的數值,這兩天的最高值為0.72微西弗/小時

東京都新宿區的數值,這兩天的最高值為0.16微西弗/小時



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半徑20公里內的觀測值為40微西弗/小時



福島距離東京260公里。



科學講求的是數據。



以量而言,福島第一核電廠附近那個40微西弗的值確實是正常時候(0.1微西弗)的400倍,但是以幅射量而言,相當於在1小時裡面連照2張胸部x光片。



以上這些文字,並不是掛保證的告訴大家福島的核電廠絕對安全。如果在 40微西弗/小時 的範圍內暴露一整天,就可能會有遭受核汙染的嘔吐現象發生。以安全性來說,只要避免長期在室外活動,人體並不會對這些微量的幅射產生任何反應。這也是日本政府要求民眾盡量不要外出,待在屋內的真正用意。



**我們沒有核能背景。以上關於核能反應和幅射單位的說明,主要是彙整收集這幾天下來NHK的講解,東京大學給予外國研究者和留學生針對核電廠的事件所做的圖解說明,和日本原子安全委員會的聲明,以及日本各大電視台的討論等等。非以專業角度出發,只是想藉由分享公開透明的資訊讓大眾不要恐慌。若是譯文或理解上有所疏漏,歡迎指正&指導,謝謝!**



若人類單次暴露超過100毫西弗=10萬微西弗 以上輻射,則會損及體內血球功能。

年劑量達15毫西弗以上,不適宜長期繼續居住!

也就是 0.1736 微西弗/小時 以上就不能"長期"住人...........

0.1736 微西弗/小時 近似天然背景輻射劑量 0.2 微西弗/小時


法定污染標準值[貼面劑量]: 0.5微西弗/小時以上=0.05mR/Hr 以上

法定污染標準值[空間劑量]: 0.4微西弗/小時以上=0.04mR/Hr 以上





重新翻找資料到是有一篇「放射性污染建築物現場輻射偵檢及劑量評估作業要點」裡面會介紹數戶居住時間算法、各區域劑量測量取樣點…

請參考

放射性污染建築物事件防範及處理辦法

www.aec.gov.tw/www/service/file/radpollubuild.doc

放射性污染建築物現場輻射偵檢及劑量評估作業要點

www.aec.gov.tw/www/service/file/law-55-04.doc

依照『放射性污染建築物事件防範及處理辦法』

年劑量一毫西弗以上之建築物,並應造冊函送該管直轄市、縣(市)地政主管機關將相關資料建檔。

任一年所受輻射劑量在五毫西弗以上者,由主管機關辦理一次免費健康檢查。健康檢查結果,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判讀,發現有因輻射導致傷害或病變之虞者,由主管機關長期追蹤。

遭受放射性污染時之年劑量達十五毫西弗以上,不適宜長期繼續居住者,該戶建築物所有權人、區分所有權人或共有人,得向主管機關申請依合理價格收購該戶建築物或建築物及土地。

又依照『放射性污染建築物現場輻射偵檢及劑量評估作業要點』

污染戶劑量評估依左列之時間計算:

(一)住家戶以住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廿四小時均在污染建物內活動,一年共八七六○小時。

(二)非住家戶以一年五十週,一週五天,一天十二小時均在污染建物內工作,一年共三○○○小時。

您自己將劑量限值與時間相除就會得出毎一個小時多少劑量的限定值囉!



在本國相關法律中只有【表面劑量】這個名詞,所謂貼面劑量是對岸的名詞,表面劑量當然是指物體表面上的輻射劑量囉!

空間劑量是指空間中的劑量,通常會用地面幾何中心上方100公分處的劑量來算。

人待的地方所受的輻射劑量怎可以比天然背景輻射劑量還高 ?

所以 就訂年劑量達15毫西弗以上就不能"長期"住人




2011.0311 13:46

這次是發生在內陸!老天保佑!!

某些地區因太陽風暴收訊不良.還有月亮太接近地球.有可能是引力造成某些慣性(我猜的)

海嘯高達六公尺!15:14分奔向俄羅斯,請注意!
mp211bb wrote:
引發海嘯五十公分左右...(恕刪)


50公分????


50CM???????????


非洲向人 wrote:
50公分????50...(恕刪)


應該是50公里
mp211bb wrote:
引發海嘯五十公分左右...(恕刪)


9日午前11點45分 (台灣時間10:45)
宮城縣北部震度5弱的地震,目前還沒有看到傷亡。

===========

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規模7.2,
東北地區太平洋側可能會有50公分高的海嘯。
50cm............


鄉民躺著就不只了

5m?~
是50cm(0.5公尺)沒有錯

規模7.2
深度10km

但是震央是在宮城縣外海,應該沒有很嚴重

剛剛在搖的時候我還以為是我自己肚子餓血糖低 在頭暈

非洲向人 wrote:
50公分????50...(恕刪)


財經台是這樣說的!

不過真正海嘯的高度後續會再發布!

mp211bb wrote:
引發海嘯五十公分左右...(恕刪)

50公分應該是海浪吧

steve31008 wrote:
應該是50公里


50公里
應該你打錯了
近期大規模紐西蘭地震 、智利也地震、夏威夷火山活動增加 現在日本近海地震 有2012的FU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