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弟從去年開始加入導盲犬的寄養家庭的行列,這兩天看到有導盲犬幼犬被店家拒絕,其實內心感覺還蠻複雜的.
去年我們還是很菜的新手的時候,有一次我打電話去台北某間餐廳預約時,告知店家我們會帶導盲犬的幼犬一起去用餐,立刻被回絕. 我們當下也是感到非常的憤怒與難過,其實當下我也有問店家對導盲犬保障相關法規的了解度,可是店家似乎是有自己的考量,非常堅決,於是我與內人也只好打消去該店的念頭.
其實台灣有很多店家對弱勢族群有先入為主的偏見已經不是新聞了,畢竟人會排斥自己不懂的東西其實也是天性的一部分.
有些店家會說以客人以及衛生為考量,所以不讓導盲犬進入. 老實說,當我們牽導盲犬去店家用餐時,萬一有客人抱怨,或者是對狗狗敏感, 我們心裡都會有菜還沒上,可能就要提早買單離開餐廳的心理準備. 飼養導盲犬的幼犬對衛生的要求其實很高,幾乎是天天要刷牙,時常要擦澡,進入需要拖鞋的室內時還要擦腳才可以進入.
事實上,我們時常帶狗狗去不同的餐廳吃飯,可是從來沒有遇到過被其他客人投訴,或者是遇到對狗敏感的客人,可見這種情況的稀少度. 很可惜的是,這也是大部分店家拒絕的理由.
另外,最常聽到別人說,你又不是瞎子,為什麼要帶著導盲犬進出公共場合?
不知道是否有人聽過導盲犬服務主人,憋尿憋到腎出問題,壓力大到血尿,內臟病變,在工作的半途中暴斃的故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是要經歷過什麼樣的過程才能讓一隻動物為牠的主人如此無私的奉獻?
培訓一隻導盲犬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幼犬時期由寄養家庭扶養狗狗到成犬,讓狗狗接觸並且”習慣”人類的社會. 第二個階段是由專業訓練師,教導狗狗它所需要具備的技能,而第三個階段則是由訓練師,視障者與狗狗進行配對與共同生活的訓練. 然而對狗狗最重要的就是愛與信任,畢竟當一個視障者使用導盲犬的時候,他等於是把性命交給這條狗,而這中間的犯錯空間是非常的小的.
我們寄養家庭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人類的社會介紹給這雙”眼睛”,並且讓這雙”眼睛”去適應人類的社會. 其實社會化的過程並不只是帶狗上館子,逛街,坐坐大眾交通工具而已,當我們飼養上一隻導盲犬的幼犬時,狗狗幾乎是24小時與內人與我輪流相處,睡覺也是睡在我們的床邊. 一開始狗狗還不適應環境,晚上哭整晚,半夜要上廁所,我頭幾個禮拜幾乎要神經衰弱,…..
當我們要帶狗狗去店家用餐時,我們一定會預先讓狗狗在外面排泄完成,我老婆的袋子裡一定會帶大量的衛生紙,水,塑膠袋,以及清潔用的酒精以防萬一狗狗意外排泄或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弄髒店家時可以很快地整理乾淨,儘量把對他人的不便減到最低. 我們從來沒有以牽著一隻導盲犬去”霸凌”店家,或造成別人麻煩的心態.
雖然說法律對到盲犬的權力是有保障,然而立場對調,如果我是店家,我也不會想因為對於導盲犬認知的落差而被罰. 而我也希望這些少數的店家能夠以相互體諒的心先進行了解,不要編一些藉口當理由就直接說No! No! No!
當然也有很多店家很歡迎我們以及小導盲犬,我們也感到社會其實是有在進步的,其實並不需要因為一些負面的案例去抹煞其他更多的人對我們的善意.

這本來就是一個不完美的社會,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既成事實,不過也有很多人靜靜的在行善. 雖然我們能夠回饋社會的東西很有限,可是對我們而言,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