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官網的有毒數據量:http://www.health.gov.tw/Default.aspx?tabid=641下面是保鮮膜數值:出席記者會的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用PVC保鮮膜包覆一公斤豬肉在五度C下冷藏7天,即可滲出高達50毫克的DEHA,這種肉品只要吃400克(假設吃肉的人體重為60公斤),即會超過歐盟設定的DEHA每日容許攝取量;若民眾再把冷藏後的魚肉解凍,連同保鮮膜一起送到微波爐,聯合醫院家醫科醫師許良豪也說明,保鮮膜加熱過的湯品確實不宜食用。專家:塑膠袋裝熱食釋出物質影響內分泌下面是塑膠袋裝熱食的數值...北醫公衛系教授韓柏檉:「這樣子的動作,把熱湯放進塑膠袋裡,像這樣的行為就不要做。」就在這不知不覺中,有害的塑化劑伴隨著熱食將一起進到你的體內,根據研究指出,把一個400克的塑膠製便當放進微波爐裡加熱3分鐘,釋放出的塑化劑高達34微克,相當於歐盟建議的每日攝取上限。包裝材質裡的塑化劑,將會在60度的高溫下溶出,而且溫度愈高濃度隨之上升,更恐怖的就連在常溫狀態裡,也會釋出低量塑化劑,甚至添加在香水中的塑化劑,也會因揮發吸入人體當中。ppm 毫克 微克 怎麼換算???
Mask W wrote:下面是官網的有毒數據...(恕刪) 1毫克 = 1,000 微克ppm可以用在質量上,一公斤(kg)的物質中有一毫克(mg)的某物質,某物質含量即為1ppm;也可用在容量上,一千升(kl)的溶液中有一毫升(ml)的某物質,某物質含量即為1ppm;
Mask W wrote:PVC保鮮膜包覆一公斤豬肉在五度C下冷藏七天,即可滲出高達五十毫克的DEHA塑化劑把一個400克的塑膠製便當放進微波爐裡加熱3分鐘,釋放出的塑化劑高達34微克 1,000 微克 = 1毫克PVC保鮮膜 1kg -> 50mg = 50ppm塑膠製便當 400g -> 34 μg = 1kg -> 0.085mg = 0.085ppm而現在最高的 比菲DODO錠塑化劑濃度高達2108ppm (百萬分率),也就是 一公斤中有 2108 毫克假設一顆 比菲DODO錠 2g,即含有約 4mg 的塑化劑,等於約 50 個微波後的塑膠便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