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搭公車時,剛好很巧我搭的路線老年人特別的多,我搭公車的習慣是如果車內人很少我就會找位子坐,而如果車內老年人的人數有2/3以上我就選擇站票的方式〈就是讓後續上車的老年人有位子坐〉,但我發現一個很特殊的狀況,就是很多老年人明明已經有位子坐了,但這些老年人坐車歸坐車還是一樣很忙,忙什麼呢?--->24小時不停歇的掃描其他可能隨時沒人坐的空位。
我本來想說是不是只有台中才有這種情況,想不到我回台北時捷運轉乘搭公車時,也被我當場目睹這種狀況,我整個很不解為什麼老年人會有這種行為模式,而且我常常看到老年人換了一個座位之後,會繼續換其他座位直到他下車前的幾分鐘才會中止這個行為模式。
前天我搭公車回到我台中逢甲公寓,就差不多搭到金錢豹那邊時,我旁邊是一個阿婆〈我當時是站票〉她從起站處就開始猛烈式的睡覺〈台語:肚姑〉,整個人睡覺會蕩來蕩去的〈我當時就一直想說:阿婆!我猜你等一下一定會從座位上跌下來〉因為阿婆實在整個人睡到晃的太嚴重了,後來我就一直聽我的iPOD,剛好這時候我同學打電話過來我就接聽了手機,就剛好到金錢豹時,司機停在中港路跟文心路口那邊等紅綠燈,阿婆可能是夢到大白鯊來吃她〈剛說過的,阿婆睡到整個人的身體搖的太嚴重,已經搖到外婆橋那種等級〉她整個人從座位上90度往左邊翻,我當時剛好在接聽電話,根本來不及反應,後來阿婆就對自己說了一句:啊現在是什麼情形啊!〈台語〉
其實我本來當場要笑出來的,已經忍住沒笑了,但是我左方的其他婆婆媽媽們整個笑歪,我就再也忍不住撲哧的笑了出來,這時候原以為阿婆會安安分份的坐定位子,沒想到她說了剛才那句名言之後,狂換了三次座位〈從青海路到逢甲路〉。
我一直很想了解為什麼老年人會有這種狂換座位的行為模式,而且不只是阿婆會這樣連阿公也會,站上對這種行為模式有見解的朋友請幫我解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