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搬家所以第四台的線也申請遷移,但是新家的信號:
一樓:算清晰吧!在73台以後有點雪花…
二樓:有些電台的訊號有雪花…
三樓:55台以後及部份電台雪花情形較為嚴重…
四樓:可以說是每一台都是雪花…
在查了第四台的網站的Q&A後,得到下列回覆…
問分機的收視畫面,為什麼比主機差?
答一、工程信號的強度有一定的分配,可撥電話請工程人員替您調整訊號。
二、有時客戶自行接分機,而未經調整訊號,所以使得收視不良。若您需要接分機,可請專業的工程人員為你服務。
所以昨天就打電話至第四台服務台,希望他們能幫我處理這個問題,但接電話的小姐說是房子建設公司水電的問題,要我另外申請第四台的專業工程人員重新接線,一個分機要800元,且是走明線,可是我的房子有的房間是在中間沒有窗戶,要如何接,對方回說在牆上打洞……
我花了800萬買的房子,建設公司已經幫我把訊號都接好了(走暗管),結果我還要花4000元(五個房間)去幫每個房間去牽第四台的訊號線,會不會太扯了啊…
因對方堅稱沒有辦法處理,且把責任推給建設公司,這個問題該如何處理啊……
如果自己用強波器由一樓由原管線到各分機有用嗎?
weslyt wrote:關於這點, 絕對是建設公司的錯.......
我花了800萬買的房子,建設公司已經幫我把訊號都接好了(走暗管),結果我還要花4000元(五個房間)去幫每個房間去牽第四台的訊號線,會不會太扯了啊…...(恕刪)

國內的建設公司從不思進步, 所有觀念還停留在 20 年前. 20 年前的有線電視, 載波頻寬只有 550MHz, 只需要使用 3C 規格的同軸電纜就可以傳輸了, 3C 電纜可以容納的頻道數大約只有 70 台左右. 且越靠近頻寬邊緣的頻道 (越後面的), 越容易發生雪花.
有線電視業者為了納入更多的頻道, 早在 10 年前, 就已經開始陸續提升載波頻寬至 750MHz, 可以容納 100 多台的頻道, 但是用來傳輸的同軸電纜, 也必須同步提升到 5C 的規格, 才足以應付這樣的頻寬.
如果您家的有線電視可以收播到 100 多台的話, 就代表該地區業者已經使用 750MHz 載波了, 此時, 您家中暗管內所有的同軸纜線, 也必須更換成 5C 以上的規格 (最好是 7C), 否則肯定會出現如您所述的現象.
那為什麼這是建商的錯?
因為提升至 750MHz 這件事情, 除了少數偏遠地區以外, 台灣至少有 95% 以上的地區都已經完成, 而且是在 5 年前就已經建設完畢的.....結果, 建商到現在還不知道這個變化, 為了省錢, 硬是埋入 3C 的電纜, 以為客戶只要有電纜頭就可以驗收了, 殊不知日後卻造成客戶的困擾.....
此外, 建商即使埋入 5C 的電纜, 通常也只會用台灣製的次級品 (反正賣房子時也不會特別註明這點), 但是這樣只能勉強看電視而已, 將來如果您要接 Cable Modem 上網, 或是有線電視業者要推行全面數位化, 安裝機上盒的時候, 這種台製纜線肯定又要再換一次. 不信您可以觀察看看, 凡是由業者到您家中佈施的纜線, 一定都是進口的頂級品, 單價是台製品的兩倍以上.
為何有線電視業者肯花大錢給您好東西? 因為他們絕對不想一天到晚接到客戶的報修電話, 寧可花錢一次做好, 也不要三天兩頭被客戶叫去查線, 浪費人力......可是建商呢? 他們賣完房子就走人了, 合約也沒定這一條, 誰也管不到建商.....
為了解決這種現況, 其實各地區的有線電視業者, 都很關心當地新的建案, 一發現有新建案, 就會主動跟建商聯繫, 請他們佈施 5C 以上的進口纜線, 以免往後造成客戶困擾. 不幸的是, 大部分小資本的建商都不理會這種勸告, 仍以節省成本為主. 但有些比較積極的有線電視業者, 會乾脆叫建商不要買電纜, 由業者提供進口符合規格的電纜給他們佈施, 這樣以後也比較不會有爭議.....
回到樓主的問題: 加裝強波器是否可以改善?
1. 如果進入您家的信號 S/N 比(噪訊比)不足的話, 強波器無法改善一樓的問題
2. 若管內電纜規格不符, 強波器無法保證改善樓上的問題
3. 更換纜線是釜底抽薪的方式, 就看您是否可以接受.
這裡順便呼籲所有要買新房子的網友:
請您在房子開始裝潢之前, 就先請當地的有線電視業者, 到府上測量纜線訊號是否符合規定?(不需要自備電視, 業者有手持的儀器可以測量) 若不符的話, 在裝潢之前就先抽換掉, 以免裝潢好了才發現, 為時已晚. 萬一纜線無法抽換, 需要走明線的話, 可以跟業者買足夠長度的進口電纜(各地有線電視業者都有這種服務), 然後請裝潢師傅將其埋入裝潢內, 這樣也不會破壞到外觀.
weslyt wrote:那就可能是使用了台製線, 或是接頭品質不良的問題了.....
我已經確認我家的纜線是5C的了耶...(恕刪)
請先確認有線電視業者, 進入您家的終端信號位準, 是否符合規定?
這裡面有很多規格, 例如: 單一頻道視訊載波位準=0~14dBmV, CNR>=43dB, CSO/CTB>=53dB, XMOD>=46dB....等等, 您不需要一一瞭解, 只要問: 是否符合電信總局(現在是 NCC)的查驗規定即可. 現場工程人員大多個性憨直, 而且儀器上的數字也不至於騙您.....
如果確認終端信號位準合格, 至少您家一樓(或是接在終端信號上的第一台電視), 應該是全頻道都清楚的(到 100 台), 如果這點還做不到, 您有權要求有線電視業者盡力改善....在這點做到之前, 您無法有效改善其他樓層的信號(源頭都不乾淨了, 後面怎麼可能更乾淨?)...若業者無法當場改善, 請工程人員說明原因, 以及預定改善的時程. 事後並去電客服, 要求客服協助您追蹤改善時程. 往後凡有問題, 請追客服, 因為客服績效會列入業者執照的評鑑項目, 且都有錄音無法作假......
不過, 如果進入您家的終端信號, 中間還有大樓的管內線的話, 那責任就不在業者, 而是建商了. 以圖例來說明的話, 責任區分是這樣:
狀況1: 業者戶外TAP ---> 業者拉的電纜線 ---> 家中第一台電視 (這樣責任在業者)
狀況2: 業者戶外TAP ---> 大樓管內線 ---> 家中第一台電視 (這樣責任在建商)
以狀況2 的情形, 業者是完全沒有責任. 除非大樓管委會同意業者, 在外壁上另拉明線繞過管內線, 否則這個案件就會卡在這裡, 完全無法改善. 小弟以前就遇過一些管內線有問題, 但管委會不同意拉明線的社區, 在這種狀況下, 業者無權進行任何改善. (這些管委會不知在想些什麼? 寧願不看有線電視, 也要維護外牆的好看?....)
至於樓上的問題, 那就可以肯定是線材或是接頭了, 且是您必須自行解決的. 線材規格不佳導致信號損失過大, 理論上可以使用強波器來改善. 但強波器在加強增益的過程中, 需要校正斜率的問題, 不是加上去就全部 OK. 這也是為何有很多人買了強波器, 卻未見效果. 因為線材的衰減不一定是線性的, 它可能在 ch.50~60 衰減 10%, 但 ch.60~65 卻變好了, 而 ch.65~80 又掉到 5%, 如果您的強波器沒有等化器的功能, 無法根據頻段來調整斜率, 仍然無法讓所有頻道都接收到正確的位準.
有線電視業者一定是建議換纜線, 而不是加強波器. 因為強波器只能治標, 不能治本. 而且強波器都是單向傳輸的, 將來如果您要裝 Cable Modem 上網, 或業者換成雙向的數位機上盒的話(預計兩三年之後會全面展開), 強波器不但毫無用處, 而且還因為會阻礙反向信號而必須拆除. (ps. 我們自己內部用的強波器, 1-in/6-out 的進貨成本是 $1,500 左右, 您可以自行估算外面應該有的市場賣價.......)
另一個可以嘗試的是重做接頭. 纜線末端的接頭材料品質不佳, 或是壓線時不確實, 也會造成信號的損失. 有時重做接頭可以改善許多, 而且接頭不貴, 重做成本不高, 可以先嚐試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