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年薪不是夢」
「幫助你達到百萬年薪」
「百萬年薪創業」....
用「百萬年薪」四字,在網路上隨便一搜索,文章如排山倒海般湧現。
但最近我不禁思索:為何「百萬年薪」會成為目標?
我談談「百萬年薪」對我本人是個什麼概念:我今年四十二歲,大約十二年前,我開始工作的四年後,就已經領了百萬年薪。這讓我在台灣維持了一個平均水準的生活品質。
我承認,當時我領的薪水比同年齡的人高些。當時把「百萬年薪」視為一個炫麗的目標,還可以理解。三十歲能達到「百萬年薪」,沒有一點機運,是不太可能。
但十二年過去了,物價翻了幾番,「百萬年薪」依舊是個高不可攀的目標?
說來可憐:百萬年薪,二百八十萬日幣,在東京是做櫃檯小姐領的薪水。
在上海,只要學歷夠,工作個四五年,台幣百萬也不算稀奇。
但不知怎地,「百萬年薪」對台灣人而言,似乎是個里程碑、是個努力目標、甚至是個象徵階級身分的登龍門。
有誰能解釋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