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問題天天環繞我心
台灣薪資堅決不長 政府一喊話 就有工總出來糾正政府
房價 物價 瘋狂成長 就是薪資不動 台灣人也持續承受
自從台灣的公司開始玩 股票分紅後 我看工資基本上就不太調整了
我的觀察是這樣子的:
新公司求上櫃上市 因此所有財報攤在陽光下
股票要漲 就是看潛力以及現金流 (賺多少股本 等等)
財物的做法就是盡量讓成本控制住 然後盡量擴大淨利 讓財報興奮化
而人事成本是固定支出 一旦調高就會持續變成固定成本
如果在收入變化不大的情況下 又想要公司財報興奮化
誰會調高薪資呢???
這就是重點了!
許多公司希望快速募集資金 股票成長數倍 並透過票面價值的成長來擴大資金成長 即使產品本身並不是創信(或只是代工)
因此員工薪水低 但給你股票分紅 而股票分紅的含意就是 利用其他投資人的購買來增加你手上的股票價值
因此公司本身投入的資金固定 但由其他投資客前來增大股票的價值
換言之 薪水就是固定 但利用適當的炒作來增加員工的藉由股票的收入 變相成為員工的薪水
長久下來 台灣的員工薪水當然不會增加 因為公司的運作模式不變 就是想貪阿.....
不然幹嗎一堆台商去大陸設廠為的也是廉價的勞工薪資,薪資漲不漲在台灣為何越來越後退?
1.學歷競爭性太低了,隨便都能大學畢業,碩士也一堆,能力卻有待商榷,誰願意花大錢請你?
2.公司要賺錢本來就是該從人事成本去節省,政府的最低薪資一直都很低當然薪水也沒法漲,
因為你漲就有人抗議,而勞工的聲音通常都是被犧牲的,漲個幾百塊爽一下!!
二十年過去了..結果薪水還比20年前差....
3.自己不爭氣不能怪誰,難怪一堆人要考公職,因為至少人家薪水規定就是這樣,絕不會因老闆是誰而降低,
在私人機構或私人公司,你只能靠自己能力去爭取,你不可或缺老闆怎麼可能不想拉高你的薪水來留住你.
所以根本還是進入社會前,投資報酬率的問題,所謂投資就是你投資在自己身上能再入社會時換來多少的薪資價值,有多少努力真的就換回多少薪資!!很現實的~~不然除非你自己去當老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