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有人對醫療電子這產業有相當的了解嗎?

小弟從退伍以來就一直在科技業打轉
都是做業務

一開始是在影音設備(投影機、液晶電視)
辦公室會議視聽系統規劃
都是跑國內的客戶,必須一家家開發與拜訪

再來就到面板廠當國外業務,當時handle的客戶為HP
但因面板業已經低迷到無法再讓人有任何期待

就轉到現在的耳機產業,負責歐洲區與日本區的客戶
負責的客戶也是業界知名,例如Harman Kardon、Blaupunkt、JAYS、Audio-technica、UE等國際大廠
通路商的話就是Best Buy、HAMA、Buffalo等等,階是美國、德國與日本數一數二的通路
也是需要開發新客戶與接訂單

語文能力雖然不像老美老英那樣子流利
但也足以應付了,也能獨自一人飛往歐洲日本各地拜訪客戶
無論是已接單之舊客戶或是尚未下單的新客戶
參展更是家常便飯

今年32歲,消費性電子科技業我已經覺得開始走下坡
加上在現在的公司不被重用(因老闆對我個人偏見很嚴重)
我也不愛抱大腿或用心機,一直認為努力總是會被看見
無奈,我就像個在舞台上努力表演,但台下觀眾在睡覺的演員



所以萌生轉戰其他產業的心意
看到醫療電子這產業這兩年快速串起,以及它不會受景氣影響的特殊領域
想請教大家對於醫療電子這方面的意見
有什麼利與弊? 對於我這樣子的條件的人是否適合?

我知道我提供的資訊不多,若各位先進有問題的我會再補充
非常感謝

casavona628 wrote:
小弟從退伍以來就一直...(恕刪)

美容方面業務如何?賣美容套餐那種
首先恭喜你想要跨入這一行,我想建議您,如果想要瞭解可以先從新竹科學園區的生醫辦公室網頁瞭解一下,這個領域所需具備的基本知識。這幾年醫療器材的快速發展,獲利模式又比藥品開發快,所以很多先進國家搭配自己的工藝技術發展各類型的產品。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只是國內的市場胃納量真的不大,看你想作代理還是研發,說穿了還是必須做到外銷才有可能活下去。目前國內都是代理商的天下,銷售體系跟營運模式都很強大,個人觀點覺得跟消費性電子的銷售網路不太一樣,不容易建立起來。我也32歲,本身是醫材的研發人員,有什麼疑問在拋出一起聊聊~

JohnBB wrote:
首先恭喜你想要跨入這...(恕刪)

請問有公司在做生醫系統晶片設計嗎?

因為台灣逐漸走進高齡化社會
所以我本身蠻看好這一塊的
聽過一位董事長說
成本四百多塊的機器 在市場可以賣三四千起跳
好像是個測量血糖還是血壓的儀器

然後還有聊到什麼人工皮膚的
聽起來真的賺蠻大的

頂上來
待各位前輩聊聊
我的看法不同.
如果賣血壓計, 血糖機, 助聽器是還可以, (問題是這些都是日美德大廠的天下.)
其他會牽涉到醫療,維生的系統, 可靠度如何? 是不是要做大規模的測試確認安規沒問題?
萬一出了差錯, 出了人命該怎麼辦? 我相信科學園區的技術可以研發, 但是最大問題是
沒有保證百分百安全之前, 沒人敢用.
(除非你像某位先生,跟偏遠山區衛生所合作, 騙那些阿公阿婆來給你做實驗)
血壓計和血醣儀這類醫療器材屬於home care devices,確實是可以作到cost down,但是中間盤商和實體通路要抽的傭金也多,因此也沒有想像中賺那麼多,但也比毛三道四好非常多了。

血壓計和血醣儀台灣作最多了,品牌和代工就那幾家知名大廠,但也比不上日本首屈一指的品牌。
如果是新品牌出現如果不想投入任何行銷資源就想要市場買單那是不可能。

醫院內使用的大型設備則由美國GE、Philip等包辦,因為他們的研發人員非常多、經費多、歷史悠久,醫師們寧願多花錢採購也不願意使用低價品牌,以免到時倒了找不到代理商維修、發生錯誤要擔負醫事法。

Good Luck

JohnBB wrote:
首先恭喜你想要跨入這...(恕刪)


真的是太感謝您的意見了
我想我應該會在這領域多做些功課與了解
若我還有問題會再請教您的
謝謝~~~~

dreamscome wrote:
血壓計和血醣儀這類醫...(恕刪)


我個人會比較偏向找那種在台設點的原廠
雖然代理商多
但是個人認為在原廠(外商)比較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

不知道這樣子方向有沒有正確?

casavona628 wrote:
小弟從退伍以來就一直...(恕刪)


sales經驗沒啥大問題~~~
但要提醒你的是~~~
醫療電子業會面臨到法規的問題~~~
這是一些老闆最常疏忽的~~~
以為跟電子產品一樣~~~
做出來就能賣~~~
醫療用品可不一定喔!!!
切記切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