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沒有網友從事漁業或是當過漁夫的經驗??

前一陣子在蘋果上看到報導:

「討海也是好行業,不一定要去外國當台勞!」前天《蘋果》在10級風浪惡劣氣候下,搭膠筏從台中松柏漁港出海,直擊漁人與風浪6個多小時的搏鬥。船長說:「1年出海約150天,每趟平均收穫1萬元,扣掉油錢、膠筏維修成本,至少淨賺百萬元。」

魚穫量大時會僱用助手出海,一趟8小時魚穫約2萬元,助手可分3成約6000元,時薪等於750元,1年淨賺60萬不是問題,非魚汛期間還可以在外打工。

政府獎勵國人上漁船工作,但申請人數寥寥可數,漁業署補助國人上船工作,規定3個月需上船滿45天、6個月滿90天,最高可領12萬元,等於是1個月1萬元補助,事前還會安排受訓,讓有意願的民眾取得漁船船員手冊。

以上節錄自蘋果日報報導

------------------------------------------------------------------

想請教有從事漁業或是當過漁夫經驗的網友....當漁工真的可以賺到如同上述的薪資嗎??

我今年35歲,目前每月薪資約在4萬左右....由於對都市的生活感到疲倦了,所以基於一份衝動
想要嘗試其他工作,而薪水可以維持現況4萬以上才能滿足我目前的家庭生活(這是必須考量),
我可以想像當漁工可能遇到的艱辛(暈船、日曬....),而且台灣年漁獲量也日益下降....
但這是可以克服的吧??

邀大家一起聊聊,給點意見或是罵我天真都沒關係,我就是想讓人生多些變化呀!!!!!!

juice0216 wrote:
前一陣子在蘋果上看到...(恕刪)

海巡過來人
跟漁民哈拉後

你要先貸款買一台漁船
舢舨或膠筏大概25到40萬
漁船小台幾百萬大台的上千萬
可以自行上拍賣詢價

舢舨或膠筏門檻較低
開漁船要去考一堆證照
動力小船、輪機、船長、無線電等等

買回來後還要去申請漁業執照跟船員證
你才可以高高興興的把船開出去

船開出去也不一定有魚抓
雖然漁業用油的柴油是半價計算
但是加一桶都是幾百幾千公升
一趟出去沒抓到幾條魚通常很傷
所以要熟知漁場跟洋流

還有台灣其實抓不太到甚麼魚
旺季的時候去東北角一代
夜晚你去海邊常常都會看到一排燈的海上夜市
你就知道漁船數量多可觀
只有開遠洋比較賺
釣劍魚鮪魚類的
神R君 wrote:
只有開遠洋比較賺釣劍魚鮪魚類的...(恕刪)

除非你的老婆家人可以忍受一年半載以上你人不再台灣的狀況,遠洋的漁船多半一出港都少說是半年一年以上,而且基地多半都是在國外。。。況且現在的遠洋漁業也沒有像以前一樣了,一方面除了漁獲量每年每年的減少之外還有漁獲資源分配的問題,多數台灣的遠洋漁船掛的都不是台灣的國籍,海上的長期生活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光每天面對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就夠悶的了,只能說~新聞或是報紙上寫的~~~看看聽聽參考就好,認真~你就輸了。
在網路上
當漁夫
算不算啊
151515

juice0216 wrote:
前一陣子在蘋果上看到...(恕刪)



漁業相關的工作經歷, 算不算呢??

小弟出社會第一份工作是漁貨代理, 任職的公司是全球前三大的鮪魚/金槍漁貿易公司.

公司業務是向漁船 (延繩釣船/圍網船/其它漁船) 與漁業公司收購剛捕獲的鮪魚, 鰹魚, 並轉銷給罐頭廠(歐美), 生魚片市集(日本)等, 類似口語中的大盤商, 批發商等. 然後, 在向漁船/漁業公司銷售魚餌, 鹽巴, 船用柴油等物資, 並賺取當中的差價.

工作內容主要有二 - 海上轉載與基地駐在. 海上轉載為派駐運搬船(具有低溫冷凍設備的散裝貨輪),協調漁船與運搬船之間的貨物轉載工作, 如指揮船隊前往可以進行轉載工作的海域/港口等, 協調貨物轉載進度, 確保貨物品質等等; 基地駐在則是派駐海外漁業基地(南太平洋, 印度洋等), 向台灣遠洋漁船船隊(或是其它國籍漁船)採購鮪魚/鰹魚商品, 以及提供必要的後勤服務, 如進出港報關, 貨物進出口, 人員旅遊等.

當時在公司主要是擔任海外基地的駐在人員, 基本上是在陸地上工作(跑跑公文, 調調貨櫃, 製作進出口相關文件等). 不過, 公司人力調度不過來時, 也得隨運搬船出港至指定水域進行轉載工作 (只有二次經驗).

不過, 像我這樣身份的人員, 上了船也無法像一般海員一樣, 從事甲板或機艙的工作. 每天除了看海, 就是在駕駛艙串門子, 或是到餐廳打打牌等. 當然, 因為產業的關係, 除了船長/輪機長等重要幹部會是台灣籍或中國籍外, 船上人員多是中國, 印尼, 越南, 緬甸籍的船員, 也因為這樣, 從吃到生活, 都是滿滿的東南亞風味!! 同時, 除了英文之外, 也得學習許多基本的東南亞語言, 以及比手畫腳 (船員大多聽不懂英文, 且不識字), 才能在工作上指揮他們.

在薪資福利上, 當時的起薪是2,500美金, 包吃包車包住且很多公費可以使用, 但代價是1-2兩年才能回台灣一次!! 對了, 忘了說, 工作的地方是美屬薩摩亞島 (A. Samoa, 美國於南太平洋的屬地) 與諾魯島 (Noro Island, 所羅門群島之一), 海島型熱帶氣候, 終年潮溼且炎熱, 生活機能與基礎設施不足等等, 所以, 並不是很多人可以適應這工作!!

以上是小弟的一點點工作經歷分享.


神R君 wrote:
海巡過來人跟漁民哈拉....(恕刪)


我想我是不可能一開始就貸款買船吧....沒具備任何海洋知識跟經驗,出海也只能坐在船上拿釣竿釣魚....
像"阿甘正傳"電影中的瞎貓劇情不太可能發生在我身上

證照部分倒是有看到政府的一些輔導計畫....不過看起來似乎吸引不了年輕人

epkokomo wrote:
除非你的老婆家人可以....(恕刪)


遠洋漁船嗎??我老婆說了,他會先跟我離婚....

axt wrote:
請參考~~~~~~~....(恕刪)


果然現實就是跟想像有一段差距....很有內容,繼續看下去....

Steven Beal wrote:
漁業相關的工作經歷,....(恕刪)


雖然有聽過這樣的行業,不過聽到從業者的實際經驗談還是好特別呀!!
不知道你是如何進入這一行的呢??....對於特別的經歷,我好奇心十足
膠筏好啊,隱蔽性高雷達又掃不到,還能促進兩岸經濟,實在是海上折凳
東港很多外勞???是怎麼回事?

juice0216 wrote:
前一陣子在蘋果上看到...(恕刪)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sony9 wrote:
東港很多外勞???是...(恕刪)

每個港都很多外勞
當漁民月薪17000起跳
還要長時間在海外
很多台灣人都不幹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