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做生意的父親常常提起做生意的觀念,偶然間;最近跟某業主閒聊這話題,這業主突然眼睛睜大說:『你父親是個真正的生意人......(文長恕刪)』。觀念1: 做生意一定要有信用,即使是口頭約定。----這沒疑問。觀念2: 別拿自己的錢作生意。-----我想的到就是貸款、借錢而已,不過也要還吧。觀念3: 借錢不需要還,要還的話誰敢借。------很深澳的話最後我爹只丟一句話,如果還要解釋的話,那你不適合作生意......這個業主也很認同這種看法~
台灣毛蟹 wrote:在很久很久以前,做生...(恕刪) 觀念2: 別拿自己的錢作生意。-----我想的到就是貸款、借錢而已,不過也要還吧。這說"奸" 又有點太過賣人拿現金 買人開長期票 出事別人扛簡單說 就是拿別人的錢作生意大老板才有資格這樣搞觀念3: 借錢不需要還,要還的話誰敢借。------很深澳的話那是玩笑話
台灣毛蟹 wrote:在很久很久以前,做生...(恕刪) 觀念2: 別拿自己的錢作生意。-----我想的到就是貸款、借錢而已,不過也要還吧。財務槓桿而已 說穿了 就是別動到老本意思其實有點像樓上講的 就是你得保有自己的資本你賣東西會收到款項 你的支出最多就是不能超過這筆款項你收到100萬的支票 你的支出最多就是這100萬支票的限額或者你用這100萬的支票去支付其他進貨成本貸款、借錢不太正確 貸款借錢可以 但必須能確定借來的錢可以用賺得的錢來還當你發現你的借貸行為已經快要讓你必須出賣家產時就得停手 這筆生意就得收手觀念3: 借錢不需要還,要還的話誰敢借。------很深澳的話這句話 其實指的是自己 你借錢出去就要有收不回來的打算所以要借錢給別人 先問自己對方值不值得妳借因為會跟你來借錢的 通常都是已經沒辦法向銀行借的狀況當妳借出去之後還去討錢 以台灣人的角度叫傷感情
靈魂守衛 wrote:觀念3: 借錢不需要還,要還的話誰敢借。------很深澳的話這句話 其實指的是自己 你借錢出去就要有收不回來的打算所以要借錢給別人 先問自己對方值不值得妳借因為會跟你來借錢的 通常都是已經沒辦法向銀行借的狀況當妳借出去之後還去討錢 以台灣人的角度叫傷感情 我倒覺得這句話是以伸手借錢的人的角度來說錢借到了 還錢就能拖儘量拖如果一定要馬上還誰敢借錢做生意?
台灣毛蟹 wrote:在很久很久以前,做生...(恕刪) 有,一點都不深奧,請去了解"創投".你唯一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怎樣說服天使投資人掏錢出來.(2012-10-03英特爾宣布花4000萬美元投資十家創新企業.)
台灣毛蟹 wrote:觀念2: 別拿自己的錢作生意。-----我想的到就是貸款、借錢而已,不過也要還吧。...(恕刪) 我覺得這點最佳的例子就是壽險金融業...房地產也有點類似,只有初期會動到自己的資本能用別人的錢去投資滾錢也是才能之一,最起碼嘴皮子要好、消息要新要快
烏鴉2636 wrote:我倒覺得這句話是以伸手借錢的人的角度來說錢借到了 還錢就能拖儘量拖...(恕刪) 應該還是以借出方為主啦沒記錯的話 其實這三點是在某本書上寫的單就你的說法的話無法更加去利用來做生意因為第三點其實還有另一個意涵 只是比較黑暗面一點樓主父親估計是怕樓主沒有那個腦袋跟眼光 所以話沒有講很明既然知道借出去的錢是不能主動去討的那麼就得看來借的人能不能借有可能發跡而且懂得回報的人才借(就是借錢要看這人未來可不可以讓你利用 這也許是很現實的話 但是社會就是如此運作的)古代的呂不韋是可以借鏡的對象前朝及今朝政權也有不少例子但是也說真的 這些例子都不是多光明扯上顏色讓狂熱者抓狂 所以就不明說了因為第三點可以是白的 也可以是黑的所以摟主父親才希望自己兒子能去自行體會吧第三點通曉一半則能保身 通曉大義則能發財 舉一反三還能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