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和老婆帶著女兒去某一醫院做視力檢查,在候診的過程中看到一些情況,心中不免有一些感概
另外候診的人當中,有一對老夫妻(約莫近七十歲的年紀),有子女(兄妹或是姐弟,年紀約二十多近三十)
陪同一起來看診,在候診區時,看到他的子女,用手比出數字(比四、比五),讓坐在對面距離約一公尺的
老先生說出比的是多少,看來就是那位老先生的視力有了問題~ 老父親遲遲無法回答出來數字是多少,
那一對子女的神情看來有些不耐與心煩,連帶和他們父親對話時,語氣、神情上感覺也不是很好。
我看到時,心想,或許他們是心急父親視力的狀況,所以,心情比較焦急、煩燥,也時,我自己也會這樣
而後,輪到他父親看診了,這時,是那對老夫婦,二人單獨進診間(開放式)問診,那二位子女,還是坐在
座位上,也沒有陪同進去診間。而問完診後,就由另外的護士帶那位老先生(老太太陪同),到了隔壁的
檢驗室,來做相關的視力檢測,這時,那對子女,還是依然坐在座位上,二人一人一台SMART PHONE,在
上網、FB、LINE 或其它什麼的~ 有時,二人還會互相分享一下,說笑一下。而這時,老先生還是由他太太陪同在檢驗室檢查,並且由護士小姐向他們說明檢查的狀況,而後老夫婦回到了座位上,然後又過了十多分鐘,老夫婦又再度進去了診間,再由醫生說明,這時,那一對子女,還是依然坐在座位上玩SMART PHONE,還是沒有陪同進去聽診
最後,診查結束了,就看到老先生,對他們那二位子女說明檢查的狀況與醫生的建議,或許說明的不是很清楚還是怎樣的,那子女的表情,看來蠻不耐煩或是提出問題,但他們父親無法回答。後來,過了一會,他們四人就離開了,離開時,還聽到女兒說等下就要去那邊聚餐什麼的,而從頭到尾在離開之前,那對子女始終
是坐在座位上,扣除掉和他們父母親對話的少許片刻,就都是在玩SMART PHONE,玩手機時,倒還會有說有笑的,但是,和父母親對話時,表情看起來又是不悅的嚴肅表情~
過程中我叫我老婆看看眼前的場景,我說,要是我們的子女,長大是這樣的狀況,那以後我們老了,也不需要他們陪同我們來看診,反正,人陪來,心不在,對於父親的狀況,也沒有關心的感覺,照理說,身為子女
若是關心父親的狀況,就會隨侍在旁,一起聽聽醫生、護士的說明,不會是屁股黏在椅子上,手黏在SP上,
看起來,真的讓人蠻心寒的~ 想一想,小時候,大家都是父母心中、手中的寶,而等父母年老了,我們真的
有盡到子女該有的反哺之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