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學快畢業了
這四年 班上蠻不合群的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想
凡是任何活動 只要沒錢的好像都最大
吃飯以前朋友都會約
之後知道沒約到他
就會故意說"難相處 吃飯都不找的啦"
下次要是找他 他就說"沒錢"不然就說"我們又不像你們一樣有錢吃飯 我們吃飯要靠自己賺"
我總覺得怎麼有一堆人喜歡把"沒錢"掛在嘴邊
我覺得大學了 大家幾乎都有打工呀
其實有時想想 差別多少都有 但其實消費習慣好像也有差
找去逛個街或夜市 也是說沒錢
只是問大家有沒有想去的意願
說他沒錢 要找工作賺錢 說出門都是花錢 唉~~
有些單親 爸媽兩邊都領錢
正常家庭 有些也沒跟家裡拿錢 有些是家裡錢不斷進來 他也不斷出去
打工幾乎都有 我本身作兼職電腦業代 靠抽成的 大多是有展覽才去 但我也可以生活
他們是做時薪或是家教的 收入又穩定 卻無法生活
物質享受上 名牌大家都有買 況且我覺得我買的還比較多 而且我都在台北百貨公司買@@"
常常看同學月底沒錢
把銅板算一算去買吐司過生活
有時覺得他們蠻值得同情的
有時要幫忙他們 卻熱臉貼冷屁股
就算借也不會感激 想想有時真的...唉~~
後來才發現
好像大家都沒有在積蓄
有同學是領到錢不花受不了 他說錢在口袋就是想花光
有些是球鞋四千 五千的元的一次買個2雙 不缺也是要買
而我是會貨比三家 看好觀察一陣子 評估是否需要才下手
今天同學也說 他該學習我這樣 不然真的都亂花錢
我本身從國小就開始積蓄
是因為爸爸幫姐姐開戶 一時好奇 自己也說要
所以從國小開始積蓄
不知道大家咧?
沒必要老是用沒錢這個理由
雖實有時候是事實,但每次都這樣講
讓約的同學們聽起來很刺耳
可以用今天剛好沒空OR沒時間之類打發掉
以前我們同學中也有一個類似這樣的人
每次約他可能只是吃個199之類的餐 (學生也不可能吃大餐)
也是老說他沒錢或很窮之類的話
但是咧他錢花到哪去,他也有打工 (住家裡)
結果都愛買一些很貴的而且又不是很必需的東西
像是鞋子他最少有7~8雙在替換 (一雙至少都3k以上的,球鞋,靴子,休閒鞋,皮鞋)
衣服都選擇高檔名牌的 (據他說他不穿低於1K以下的衣服)
手機也看他時常在換 (大約2~3個月就換一隻)
手機費也是打得蠻凶的
難怪會喊沒錢...都是自找的
找他碰一鼻子灰,不找他又在那邊五四三
後來我們乾脆就跟他漸行漸遠了
我是覺得態度真的很重要
要拒絕別人也請用比較好一點口吻或理由
不然早晚被他人列為拒絕往來戶
大一時候朋友在約,我都幾乎會去
除非真的時間上不能配合
大二開始打工後,除了朋友約的會去外
自己也開始會約別人一起去..基本上前兩個月都是月光族XD
大二後半段,大三,大四,由於要存錢
所以會記帳,以及避免不必要的開支,還有只領每個月固定費用
由於會記帳,我會開始對吃飯金錢的大小敏感
先說我平時都是中餐50元,晚餐50元
也很少喝飲料,一個禮拜吃1~2次宵夜,宵夜大約100出頭
再來就是朋友的邀約,如果是久久一次那我沒話說
這個月額度夠用的話,我基本上都會跟
可是有些朋友就是很...該說白木還天真
每次和有些朋友吃飯,他一定就是150元以上
基本上,我說過我對於吃飯金額很敏感
如果每次見面都是這樣約的話,我可能月中就沒錢了
一開始推辭的理由是沒時間,不然就是已經吃飽了
到現在那個,那些朋友約我吃飯,我也不是很客氣了= =
都直接說我沒錢和你們去吃那些東西...= =,雖說口袋還是有夠錢去吃
可是就是不想要和那些朋友一起這樣揮霍...
原本是不想一直用沒錢這個藉口,可是真的是因為太...所以才逼我用這個藉口...
當然,說久後,那些朋友也大概知道我會說沒錢就是代表我不想去吃..所以會換比較低價位的
所以,我現在的觀念就是
我現在和你們吃飯(血拼or出遊)的錢是花我未來的存款
而你們花的是父母的錢,所以對於你們的存款是沒有影響的
我是不知道我觀念對不對,可是對於一個家境不是很好的人來講
我相信現階段,存款比亂揮霍重要太多了
ps.我們班上打工的不多..所以我才會有這個觀念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