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後駕車已經有修改了,之後大家走在路上要更小心了。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六月十一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200111611 號
令修正公布第 185-3、185-4 條條文;並自公布日施行


第 185-3條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
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百分之
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
駛。
三、服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一年以上
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 185-4條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致人死傷而逃逸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刑。

參考德國、美國之認定
標準,飲酒後酒精濃度呼氣已達每公升0.55毫克以上者,肇
事率為一般正常人之10倍,可認為已達不能安全駕駛之標準
,此有法務部88年5月18日法88檢字第001669號函可資參佐


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並未有任何依據可以證明會造成車禍,為何還可以將人入罪?



英國每日郵報十九日報導,澳洲雪梨「傷害預防及創傷護理中心」研究發現,開車時講手機,包括使用藍牙耳機等免持系統的人,肇事率是一般駕駛的四倍;另一項由英國運輸研究實驗室進行的研究也發現,開車時講手機的駕駛人,不論有沒有使用免持系統,反應速度都比喝過酒的人慢三十%,比沒喝酒的清醒駕駛人慢五十%。


那以後開車講手機是否也要以公共危險入罪?


美國北佛羅里達州大學警察科技管理學院於事故重建分析所採用之反應時間為1.6秒,政府在發予駕照時是否有考慮到,有些人反應時間超過2秒,反應比酒駕更遲緩,是否要考慮也列為公共危險罪?


以上僅做法律見解討論。

文章關鍵字
嚴格非常好,酒駕本與反應慢完全兩碼事根本扯不上邊。
酒駕嚴格是很好,以後如有人酒駕撞到人,他會選擇加速離開還是留在現場?
肇事逃逸定嚴格也是很好,
但有想過如果你跟別人發生小車禍,他現場跟你說沒事,最後告你肇事逃逸,你該如何?

台灣很多食物理都有酒精成分,或是你昨天喝酒酒精還殘留在你體內,依公共危險是否得宜?

刑法講究要有可罰性,沒有證據顯示,呼氣酒精濃度0.25會造成危害,立法依據為何?

留痕 wrote:
酒駕嚴格是很好,以後...(恕刪)


這個要先留對方電話

這樣就無法被反咬一口了

如果是逃逸 我如何會有對方電話
你是否有後照鏡去敲到人過,你會報案或留下對方電話嗎?

大部分的人看沒事都會直接離開,因這樣被判刑至少1年是否過重?
留痕 wrote:
你是否有後照鏡去敲到人過,你會報案或留下對方電話嗎?

大部分的人看沒事都會直接離開,因這樣被判刑至少1年是否過重?...(恕刪)


留痕 wrote: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六月十一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200111611 號
令修正公布第 185-3、185-4 條條文;並自公布日施行


第 185-3條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二
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百分之
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
駛。
三、服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一年以上
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 185-4條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肇事,致人死傷而逃逸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刑。

參考德國、美國之認定
標準,飲酒後酒精濃度呼氣已達每公升0.55毫克以上者,肇
事率為一般正常人之10倍,可認為已達不能安全駕駛之標準
,此有法務部88年5月18日法88檢字第001669號函可資參佐


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並未有任何依據可以證明會造成車禍,為何還可以將人入罪?



英國每日郵報十九日報導,澳洲雪梨「傷害預防及創傷護理中心」研究發現,開車時講手機,包括使用藍牙耳機等免持系統的人,肇事率是一般駕駛的四倍;另一項由英國運輸研究實驗室進行的研究也發現,開車時講手機的駕駛人,不論有沒有使用免持系統,反應速度都比喝過酒的人慢三十%,比沒喝酒的清醒駕駛人慢五十%。


那以後開車講手機是否也要以公共危險入罪?


美國北佛羅里達州大學警察科技管理學院於事故重建分析所採用之反應時間為1.6秒,政府在發予駕照時是否有考慮到,有些人反應時間超過2秒,反應比酒駕更遲緩,是否要考慮也列為公共危險罪?


一瓶酒都不喝很難懂嗎?酒駕判刑那麼低已經夠爛,扯甚麼個人反應跟拿手機

內文是抗議酒駕取締標準過嚴,"標題是之後大家走在路上要更小心" 這有甚麼關係可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客氣的講一句:明知喝酒還開車致人於死就是人渣!就其結果而言跟殺人無異
依懲治盜匪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九款之規定,凡是意圖勒贖而擄人者,不分取贖與否及被害人是否死亡,均一律處死刑,規定上欠缺彈性,反易造成擄人即撕票之情形。

刑法如果過重會讓人選擇更激烈的手法犯罪,以上就是個案例,法律是講求適當性。

如果酒後肇事依殺人罪論處,只會使死亡人數更多,因為他一定會讓你死。
留痕 wrote:
依懲治盜匪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九款之規定,凡是意圖勒贖而擄人者,不分取贖與否及被害人是否死亡,均一律處死刑,規定上欠缺彈性,反易造成擄人即撕票之情形。

刑法如果過重會讓人選擇更激烈的手法犯罪,以上就是個案例,法律是講求適當性。

如果酒後肇事依殺人罪論處,只會使死亡人數更多,因為他一定會讓你死。..(恕刪)


這說法真~

不然你回答酒駕撞死跟撞殘哪個比較好?

怕死亡人數過多?沒關係!酒駕一律處死會更好?


留痕 wrote:
依懲治盜匪條例第二條...(恕刪)


人有沒有死可是差很多的
一個是殺人未遂,一個是殺人罪
刑度也是差很多的
何來酒駕入殺人罪,撞到人一定就要撞到死為止?

留痕 wrote:
酒駕嚴格是很好,以後...(恕刪)


但酒精會造成人的反應下降卻是千真萬確
難道要因為很多料理有含酒精這種理由讓酒駕無罪化嗎?
昨天喝進身體的酒到今天還有反應,代表酒精未代謝掉,那就不應該開車
難道昨天吸的毒,到今天還驗出毒品反應就不是犯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