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到現在超過十年了
當初的口號說要減輕升學壓力似乎是為人父母們的共識.
但這樣做對了嗎??
當初的升學壓力帶來了公平競爭,多少經濟弱勢者因此藉著公平的聯考翻身.
公部門的資源也能有效的投注在最能克服升學壓力的學子身上。
這造就了今天台灣大批白手起家的優秀人才,這批人負起了帶頭創新的領導者角色。
建立了各領域無數傑出的公司與團隊。
而沒能通過聯考的學生也能早早進入職場,一番歷練後也紛紛成為堅實的中層幹部
帶領菜鳥們在老闆的領導下一步一步完成台灣的經濟起飛。
今天的教改拿掉了升學壓力,有才沒錢的人越來越難獲得公眾資源
公平的聯考提供的翻身機會越來越少.
相反的造就一大批高學歷分子,既成不了氣候又放不下身段.
當老闆沒能耐,當雇員沒耐心,宅男宅女越來越多.
失業率越來越高,老闆反而越來越找不到員工.
公司一家一家跑,政府稅收一年比一年不夠用
而宅男宅女不上班自然沒錢養小孩,沒錢繳稅...
於是少子化與財政惡化完全不可避免的越發嚴重。
可以說今天台灣面臨的困境似乎都有教改的貢獻。
各位覺得丟不丟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