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是個職業化程度很高的運動,培養一個優秀的球員需要飛到世界各地參加比賽,花費自然是不菲的。對於一個職業球員來說贏得比賽會有獎金,成績越好贏得的比賽越多知名度也就越高,這時候就會有很多的廠商上門商討代言事宜。
好了,職業網球大致說到這裡,回頭我們看看這個冠軍的商業價值。先來說說這個冠軍,網球跟其它運動一樣,男子單打和女子單打是重點,雙打、團體都不是重點,這點從獎金額也能看出來。不是重點關注的自然也就會少一些,但是不管如何在歐美選手統治的比賽中能獲得一項冠軍是不容易的事,值得驕傲

下面我們看看網球運動員RogerFederer的商業價值,他代言的品牌有瑞士信貸、高檔家用電器製造商Jura、巧克力公司Lindt、保險公司National Suisse、梅賽德斯-賓士、航空公司Net Jets、勞力士和體育用品公司Wilson簽訂了長期的代言合同,林林總總加起來一年代言的費用幾千萬美元。這些品牌大部份還跟體育不相關,那麼這些企業為什麼要找他代言呢?首先成績好知名度高,然後形象好,再者體育總是跟拼搏、積極向上等聯繫在一起。不難看出,一個優秀的企業,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形象和知名度,贊助體育賽事和運動員是必不可少的。以台灣人比較不喜歡的三星為例,看看他走向品牌之路上都幹了點什麼,奧運會頂級贊助商,亞運會贊助商,圍棋世界大賽,世界第一運動足球的最優質聯賽英超的ChelseaFootballClub贊助商,NFL贊助商,等等。。。
說了這麼多體育和企業的關係,那麼再看看謝淑薇,首先她原來成績不是很突出,沒有什麼品牌代言很好理解,這就是職業體育,很殘酷。現在拿了一個不是分量很重,但是也有一定影響(在台灣地區的影響要大一些)的冠軍還是沒有人贊助。這就值得思考了,對於台灣的本土企業來說,好像台灣本土的企業不那麼重視體育產業和運動員的價值,對於外部企業來說似乎是不太重視台灣的市場亦或是認為體育明星在台灣不受關注不是理想的代言人。具體問題出在哪,我是分析不出來了。企業品牌如果想走向世界贊助體育賽事是個很好的選擇,代工沒有品牌可以忽略此途徑。
再來看看謝淑薇的父親謝子龍的話:500萬就不轉籍,還有弟弟妹妹要訓練。我真不知道說什麼好,選了這個運動就要正視運動的殘酷性,打悲情牌,我是不喜歡了,體育是靠實力說話的領域,她的弟弟妹妹更是跟這個無關。
政府該給獎勵嗎?首先要注意的是這是個人賽事,不是奧運會這樣的賽事,政府給不給獎勵都沒問題。政府要做的是推廣體育運動,這點兩岸做的都不好。
體育跟政治無關,世界上改變國籍的運動員筆筆皆是,運動員的生命是短暫的,也請尊重運動員。
一點淺見。
看到後面有人不信這個報道,其實我也不信,但是又不太相信能造出這麼低級的謠言來(是我高估了謝爸?),所以我上面說這是打的悲情牌。
更新一則大陸的新聞:
青海體育局否認千萬引援謝淑薇 壓哨報名尚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