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很多媒體可能因專業度不足,加上被"專家"誤導
導致消費大眾的恐慌
昨天就剛好看到一個案例
三立新聞 2013-07-08 19:44:38
便當米有"改良" 驚!放10天白帥帥
外食族都會買微波店當,但卻有個疑問,不管放多久,米飯總是又白又Q彈,三立新聞記者實際做實驗,超商便當就算已經過期10天,微波之後米粒有光澤而且黏稠,但從便當店賣的米飯,變的又黃又硬,毒物專家吳家誠表示,便當裡添加了一種品質改良劑,也就是俗稱的"去水醋酸鈉",屬於強鹼也是一種防腐劑,吃多容易腹瀉嚴重可能罹患大腸癌。
從這則新聞中有幾個錯誤
1. 引用羅淑蕾立委的資料,資料中是"無水醋酸鈉",畫面上也是寫"無水醋酸鈉",並非專家與口述記者講的"去水醋酸鈉"
無水醋酸鈉即為法規中的醋酸鈉(無水)Sodium Acetate(Anhydrous)與去水醋酸鈉Sodium Dehydroacetate為二種完全不同的物質,化學結構、功能、用途都不一樣
新聞中拍攝羅淑蕾立委的資料

新聞畫面的說明

衛生署的法規

2. 新聞中表示去水或無水醋酸鈉會導致大腸癌,不知是"專家"的專業判斷或有何根據?
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證實的致癌物並無此二物質
若是這真的是"專家"的新發現,請趕快去發表研究成果,並請修法禁用這二個東西
這些新聞內容錯誤百出
在內行人的眼中,只是笑話
但在一般民眾的眼中,是否會信以為真?
還好有看到三立新聞是重視新聞專業的

而且新聞自律綱要中提到
六、錯誤報導更正處理
報導若有錯誤發生,必須依衛星廣播電視法第三十條之規定,於接到要求二十日內,在同一時間之節目或廣告中加以更正。
三立的記者大哥、大姐若您看到了,請趕快去提醒您的長官,更正錯誤報導,以符合正確、真實的原則
另外說明
我不是要找麻煩,也不是超商的員工或協力廠商,不想替他們說話,只是不願意我比較認同的新聞媒體像中天新聞中食在有夠毒的專題,未經求證就報導很多錯誤且蠱惑人心的內容
建議下次要找專家,也要找個專業一點的,台灣食品專業的學校很多,台大食科所、中興食科、東海食科、屏科大等都有很多真正的專家
學校老師的網頁都會說明其專長,不要找個專長是環境化學、環境毒理學、分析化學、污染防治、儀器分析與設計、環境教育的,來說明食品添加物的功能、用法、毒性等,這不是陷他於不義嗎?